此人,号蜀山老猿,官至吏部郎中,堪称性灵

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7_1.html

张问陶主张诗歌应写性情,有个性: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论诗十二绝句》),诗中无我不如删,万卷堆床亦等闲(《论文八首》)反对模拟:文章体制本天生,祗让通才有性情。模宋规唐徒自苦,古人已死不须争。(《论诗十二绝句》)他的诗论与性灵说相吻合,为袁枚所称赏。袁枚誉张诗沉郁空灵,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又夸其具倚天拔地之才,视为八十衰翁生平第一知己(《答张船山太史》)。其原因在于张问陶不仅才华横溢、创作成绩斐然,而且其思想观念与诗学观点同袁枚颇多相通之处,成为嘉庆时期性灵派的重镇,与乾隆时期性灵派的代表人物袁枚、赵翼鼎足而三,占据乾嘉性灵派殿军的地位。张问陶没有论诗专著与文章,但其《船山诗草》却收有数十首论诗诗,可供我们窥探其论诗要旨。综观张问陶论诗,可知其诗学观与袁枚性灵说笙磬相应,又不乏独到之见。张问陶堪称性灵派独具特色的诗论家。

张问陶于强调真性情的同时,还标举气:一曰真气,二曰奇气。《成都夏日与田桥饮酒杂诗》云:有情那可无真气?即明确提出真气与真情相辅相成的观点。如果说真情是诗的血肉,真气则是诗的筋骨,更是诗的精神力量,有情无气仍难见诗人之真本色。此气从诗人角度而言,是孟子所谓的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具有刚正的气质、人格的力量。从诗的角度而言,则是具有一种劲健的风骨、壮美的气势。张氏重视气,就是重视诗人的品格、气质的修养,从而赋予诗作以气势。《华阴客夜读卷施阁诗文怀稚存》又标举奇气:死有替人应属我,诗多奇气为逢君。奇气是指诗人的非凡、狂放的气质,一种浪漫精神。这与张问陶的个性特征相关。张问陶论诗重气,当受到挚友洪亮吉的影响,洪氏《北江诗话》即将气与性、情等相提并论,作为诗文之可传的重要因素之一,皆意在针砭某些性灵诗轻佻滑易、缺乏气骨之弊,亦是对袁枚性灵说之补救。

张问陶于性灵特别强调我性灵终是我,这是同袁枚性灵说推重作诗不可以无我(《随园诗话》卷七)一样张扬个性、崇尚创作的独创性。为此张问陶宣称:自吐胸中所欲言,那从得失争千古,浮名未屑以诗传,况肯低头傍门户(《题方铁船工部元鹍诗兼呈吴谷人祭酒》)意谓诗人应该独抒性灵,自出机杼,诗中有人。为此又从反面强调:诗中无我不如删,万卷堆床亦等闲。(《论文八首》其七)所谓诗中无我即缺乏个性、因袭他人,清代乾嘉诗坛之拟古者正是诗中无我的典型,为此张问陶讥云:模宋规唐徒自苦,古人已死不须争(《论诗十二绝句》其十),规唐模宋苦支持,也似残花放几枝。郑婢萧奴门户好,出人头地恐无时。(《题屠琴坞论诗图》)矛头指向沈德潜、厉鹗这些规唐模宋者,并认为依傍门户是不会出人头地的。与模拟者相反,性灵派皆主创造,以表现自己的真情与个性,张问陶亦云:土饭尘羹忽崭新,犹人字字不犹人,《咸英》何必胜《箫韶》,生面重开便不祧。(《论诗十二绝句》)所谓崭新、生面重开就是诗人所推崇的创造精神,只有做到不犹人,才能写出我之性灵,自成一家。

张问陶重性灵亦如袁枚一样重诗人之灵性,或曰诗才,并略有阐发。诗人有灵性表现之一是创作之际易产生灵感,无须雕肝镂肾、生写硬凑。《论诗十二绝句》其四、其五云:凭空何处造情文,还仗灵光助几分。奇句忽来魂魄动,真如天上落将军跃跃诗情在眼前,聚如风雨散如烟。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功纯始自然。采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创作产生的灵感现象。前引张问陶关于创作要有自身真阅历的观点,亦即是不凭空;但创作还需借助灵光即灵感。二诗写出灵感降临忽来的突发性、骤得的短暂性,以及思维的活跃性,诗情跃跃指感情激动,而且想象丰富,所谓提笔便存天外想,神龙鳞爪破空来(《题屠琴坞论诗图》)。此外灵感乃自然而生,不可强求,所谓诗为无心如拾得(《成都夏日与田桥饮酒杂诗》)。可见张问陶对灵感的认识还是比较全面深入的。

对于诗歌的审美特征,袁枚性灵说要求灵活、有生趣、风趣,张问陶则主张空灵、有真趣,二者颇为接近,但亦有区别。张《题屠琴坞论诗图》云:一片神光动魂魄,空灵不是小聪明。袁枚之注重意象的灵活有趣,就迹近于小聪明,而张问陶之重空灵,内涵要广,它不仅要求意象灵动,而且追求意境深、韵味长,是一种高境界,故又称诗到空灵艺始成(《孟津县寄陈理堂》)。为达空灵之境,在艺术表现上注重以白描之笔勾勒意象,不堆砌典故于创作心境则要求自然纯真、摆脱动利。《论诗十二绝句》其六云:想到空灵笔有初,每从游戏的天真。笑他正色谈风雅,戎服朝冠对美人。说明空灵之境非满脑子礼教、一味谈风雅者所能达到,而必须出自于自然天真。另外,天趣、真趣亦与雕凿无缘,同拟古、考据之作亦不相干。对诗歌语言乃推重自然、质朴的常语,所谓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论诗十二绝句》其五),这与袁枚家常语入诗最妙(《随园诗话补遗》卷一)、口头语,说得出便是天籁(《随园诗话补遗》卷二)的观点相近。

张问陶的诗学观点由于表达形式的限制,比较粗略,远不及袁枚《随园诗话》、诗序等论诗专著观点阐述得详尽周全,范围亦不如袁枚性灵说广泛。但其要旨与袁枚性灵说属同调,性灵说的基本精神亦都具备。不过,张问陶的性灵说是嘉庆年间的诗论,张问陶亦有其独具的个性、思想,因此与袁枚又有差异。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差异实为对袁枚性灵说不足或弊端的补救,从而使性灵说有所发展。这是张问陶诗论的新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77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