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洪灾严重,把水分流到东江有没有用
广东洪水泛滥,向东江分流会不会有帮助?
一周前,广东大部遭遇四月份罕见的强降雨
(粤西雷州半岛除外)
陆隐无语。广东北部北江河谷遭遇50年不遇的洪灾,韶关,英德,清远和西江肇庆等部分地方遭受了洪涝灾害。
▲最近30日我国降雨等值线图显示,华南地区以清远和韶关为主要区域,大大超出了平均值。雷州半岛比较干燥(就像云南和海南岛一样),潮汕、粤西的海岸也很少下雨。但根据预测,广东仍将有强降雨,防汛工作面临着严峻的防汛形势,并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
洪水的确很恐怖,
但是,我却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其它一些干燥的地区,
淡水也是一种珍贵的能源.
要是能在别的地方,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那就更好了,不仅能减少灾难,还能解渴!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拍摄于北江飞来峡。
广东已有
中国最完善的河流系统模式:
背靠珠三角,东江,西江,北江,将三个方向的人口、物资和信息,从三个方向汇聚到了这里。此外,广东拥有中国最大的沿海城市,东西两岸以珠三角为中心。
从地理上讲,“珠江水系”这个名字很模糊,包括东江,西江,北江,流溪河和珠江,潭江,这些都是单独存在的,只有一些支流与陆地相连,但都是分开的,与大海相连。三大河流有不同的特征:
1.西江是世界上最长最大的河流
陆隐无语。珠江是中国的第二条河流,它从云南到贵州,再到广西,一般都是用西江来计算。
上图是由网友“水穷云起”绘制的西江—北江—东江流域的地形图,感谢原作者。
2.北江是我国面积最大、危害最大的河流。
首先,粤北地处南岭山地迎风斜坡,雨量充沛,韶关雨量充沛;第二,北江为脉络状
C型河系构造,河道两岸多条分支汇集,易于发生洪灾;第三,地处中部,珠三角上空,对于广州和佛山这两个城市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危险。
3.
东江是最小的,功能最大,也是最安全的。
东江是三条大河中最小的一条,
广东省是一条承载着最多人口和最大经济总量的大河。
根据有关水资源的报道,这一地区有河源市,惠州市,东莞市,深圳市,香港特区,广州市增城区,黄埔区,占广东近28%的人口,占广东省GDP的48%。
(1/2个1/2)
相当于
有“母亲河”的大湾区。
东江是一辆小马拉马车,根据年度统计,东江流域的水利开发利用效率已经达到38.3%,接近世界上40%的警戒线,是目前最安全的防洪压力。不仅是水源富余,而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干旱季节,以及咸潮逆流而上的环境问题。
广东最大的蓄水池——新丰江,位于东江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蓄水池,也是世界上的第二大蓄水池。新丰江,又名万绿湖,总容积亿m3,为华南十大大型水库和华南最大的大湖,其储水量超过%(新丰江年流量为62.2亿m3,万绿湖蓄水2年以上),如此大的库容,每年都可以调整,保证新丰江不会被洪水淹没。
万绿湖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湖泊中的水位并不高,而新丰河的下游,距离北江并不遥远。
是不是可以在北江的某处建一座大坝,将河水提升到更高的地方,然后在新丰江的一条分支上开凿一条通道,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东江的缺水问题,还可以分流一部分的水灾。下面的图表是这样显示的:
粤赣运河位于北江的下游,与赣江的桃江的交界处,就算没有高度的差异,这条细小的河流,也无法起到足够的作用。
所以,悬浮在珠三角上空的北江,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万绿湖的堤坝再抬高一些,增加水库的容积,让四千万的居民永远不会因为水源不足而枯竭,甚至还能为东江的交通提供便利。东江沿线有较高的洪水防御级别,而深圳和香港这些人口和经济密度较大的地区又远离主河道,因此,洪水控制的压力可以控制。
这张万绿湖的部分卫星图,就像是第二个“千岛湖”,如果堤坝再高一点,达到两百亿立方米,再从北江引水,就能保证供水,深圳,香港,东莞,惠州这些地方,都能用上足够的水资源,甚至可以发展海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