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豁免东南亚四国光伏组件24个月关税,
6月6日,美国白宫宣布,依据《国防生产法》允许美国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进口太阳能电池板,两年内免征关税,并以此作为推动清洁能源计划的一部分。
今年3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开始对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开展反规避调查。对此,不少环保人士表示担忧并发出警告,因为相关调查可能导致高达%的追溯关税。
业内人士认为,东南亚各国在光伏产业链中负责组装,其原材料和零部件还是来自中国。“关税豁免”或利好在东南亚部署了光伏组件生产,并借道东南亚出口美国的相关中国光伏企业。
摩根大通分析师马克·斯特劳斯(MarkStrouse)在最新的客户报告中表示:“我们相信对东南亚四国‘豁免’两年关税这一消息将对行业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在公用事业板块中的规模化太阳能市场,自美国商务部3月底启动反规避(AD/CVD)调查以来,该市场一直面临着不确定性。”
政策背景:美国能源紧张,通胀压力大,光伏产业难以摆脱中国供应链受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市场中断、传统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以及极端天气影响,美国已经进入能源紧急状态。
为了解决美国所面临的电力中断风险,拜登一方面援引《国防生产法》,宣称要加速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短期内大量进口光伏组件、电池等产品来保障美国国内太阳能的发展,同时也促进美国国内光伏制造规模扩大。
白宫称,自拜登上任以来,美国国内太阳能发电能力已从7.5GW增加到15GW;到他第一个任期结束也就是年,目标装机将达到22.5GW,翻了3倍,同时足以使每年超过万户家庭改用清洁太阳能。
不过,目前美国光伏产品仍有超过70%需要进口,自给率较低,难以实现其年22.5GW的装机目标。且目前全球双碳目标实现的大背景下,美国想通过自给自足完成双碳目标并不现实。
美国试图打击中国光伏产业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来。
今年2月8日,美国公司AuxinSolarInc.向美国商务部提交反规避调查申请,随后3月,美国商务部发起对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产能的反规避调查,隆基绿能(.SH)、天合光能(.SH)、晶科能源(.SH)、阿特斯(NASDAQ:CSIQ)等八家中国光伏企业被列为调查重点。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包括预计新增产能),在东南亚,隆基拥有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共计约为4.1/8.5/8.6GW;晶澳约4/5/3.5GW;天合光能拥有电池/组件产能共计约6/6GW。
受此影响,中国厂商向美国组件发货的订单,过半已出现延迟或取消,导致美国本土组件供应大幅下滑。组件供应不足也制约下游光伏装机量增长,全国范围内,诸多光伏项目正处于被推迟或取消的境地,这进而又波及、影响电力系统充裕性。
此次豁免关税反映美国光伏对中国供应链的高度依赖,并且由于美国近期通胀压力明显加大,为缓解企业和消费者价格压力,短期内取消部分商品关税是有效应对措施之一。
中国光伏产业现状及东南亚布局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光伏产业中心,可以生产全世界80%的光伏多晶硅料、超过90%的光伏硅片,以及超过80%的光伏组件。根据CPIA和索比光伏网数据测算,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已供应全球70%以上的需求,树立了全球竞争优势。
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创历史新高,出口总量为98.5GW,同比增25.1%,按出口地域分,欧洲、亚太、美洲分别占总出口量的25%、46%和19%。
年1-4月,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我国光伏新增装机16.88GW,同比增长%;海关数据显示,我国累计出口太阳能电池组件.91亿元,同比增长92.8%。
近年来,中国一体化组件企业已在东南亚建造大量产能。截至年底,晶科能源在马来西亚基地电池和组件产能已达到7GW左右,年初,越南7GW硅片产能投产;晶澳科技(.SZ)海外生产工厂分布在越南北江和马来西亚槟城;天合光能在泰国、越南等地设立了海外工厂等。
美国豁免东南亚光伏产品关税的影响综上,美国关税豁免的新措施或将快速解除供应紧缺对当地光伏需求的压制,东南亚对美国光伏组件出口有望迎来反弹,并带动光伏产业链价格预期上调。由此将利好国内具备东南亚一体化产能的中国光伏企业,包括逆变器、组件、支架等分支产品的出口,这些企业有望获得美国市场的超额利润。但仍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