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神李靖生涯十大战役详细大盘点

中国古代战争史,最顶级的名将现在普遍被认为是“韩白李岳”

其中李靖被普遍认为是大唐头号军事家,甚至超过同时期的唐太宗李世民,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李靖打的都是简单战局,水分较大。

那么李靖到底是否名副其实?有哪些长短优劣?其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本篇的重点就是详细解析这些问题。

第一步,还是老规矩,先详细盘点李靖的生涯指挥的全部战役,根据详细的盘点,李靖生涯可以分为4个阶段10大战役

第二步,根据上述战例进行归纳和分析,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本分析,也就是按照所有将领的统一角度进行分析,一是特点分析,分析个人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在内)

第三步。进行最后总结,并且补充一些说明

注1:本文所有战役描述部分,所言必有出处,全部都引用相关史料原文,主要以旧唐书为基础,其次册府元龟,然后是资治通鉴,新唐书则一般不采纳(新唐书内容可信度上相对较差)

注2:本文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无论是查看李靖和同时期的一些其他相关战役的历史资料,还是具体的战役过程和解析,特别是关于李靖的指挥艺术和特点,都可以从中找到相关有价值的东西

第一阶段:打萧铣

1.夔州(年)(野战,胜)

会开州蛮首冉肇则反,率众寇夔州,赵郡王孝恭与战,不利。靖率兵八百,袭破其营,后又要险设伏,临阵斩肇则,俘获五千余人。

首虏数:俘虏人

大鱼数:斩杀蛮首冉肇则

基本描述:开州土顽反叛,李孝恭战斗失利,李靖突袭和设伏大胜,斩杀了蛮首冉肇则,俘虏人

注:李靖生涯首战,战果不错,斩首蛮首和俘虏人,但质量很低,仅是剿匪战斗

虽然只是剿匪,在李孝恭失利的情况下取得的胜利,使得不久“高祖以孝恭未更戎旅,三军之任,一以委靖。”-----李靖替代李孝恭,实际指挥作战,从此开始崛起

2.清江口(年)(野战,胜)

四年,靖又陈十策以图萧铣。高祖从之,授靖行军总管,兼摄孝恭行军长史。高祖以孝恭未更戎旅,三军之任,一以委靖。

诏发巴、蜀兵,以赵郡王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摄行军长史,统十二总管,自夔州顺流东下;以庐江王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出襄州道,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黄州总管周法明出夏口道,以击萧铣。

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

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今兵始集,铣尚未知,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孝恭从之,进兵至夷陵。

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孝恭欲击之,靖曰:“士弘,铣之健将,士卒骁勇,今新失荆门,尽兵出战,此是救败之师,恐不可当也。宜自泊南岸,勿与争锋,待其气衰,然后奋击,破之必矣。”孝恭不从,留靖守营,率师与贼合战。

孝恭果败,奔于南岸。贼舟大掠,人皆负重。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获其舟舰四百余艘,斩首及溺死将万人。

首虏数:斩首和溺死近万人

大鱼数:无

缴获数:获其舟舰余艘

基本描述:梁将文士弘率数万人屯清江阻击,李孝恭拒绝李靖缓战建议,和文士弘会战,失利,败退南岸,梁军追击,舟船出击大肆缴获,导致负重过多,李靖发现战机,发起反击将梁军击溃,斩首溺死近1万人,缴获舟船艘

注:李靖在战略上急速推进,从夔州迅速推进至夷陵,但抵达目的地后,在战斗层面则开始求稳。不过李孝恭未听,立刻展开会战,留李靖守营。

具体到战役中,此战仅是击溃战,歼敌数一般,近1万人,没有首虏大鱼,缴获则较多,战舰艘,但此战是和梁军的主力会战,而会战的价值远高于其他形式战斗,因而影响力很大,接下来的战局也印证了这一点。

3.百里洲(年)(野战,胜)

追奔至百里洲,士弘收兵复战,又败之,进入北江。铣江州总管盖彦举以五州来降。

首虏数:无

大鱼数:无

基本描述:追至百里洲,和文士弘再战,取胜

注:这一战没什么好说的,清江口会战胜利后,乘胜追击战斗,不出意料再次获胜。

4.江陵(年)(攻坚战,胜)

初,铣之放兵散也,自留宿卫兵士数千人,忽闻孝恭至而仓卒追兵,并江、岭之南,道里辽远,未能相及。孝恭纵兵入郭,布长围以守之。数日,克其水城,获其舟船数千艘。

孝恭遣靖率轻兵五千为先锋,至江陵,屯营于城下。士弘既败,铣甚惧,始征兵于江南,果不能至。孝恭以大军继进,靖又破其骁将杨君茂、郑文秀,俘甲卒四千余人

乘胜直抵江陵,入其外郭。又攻水城,拔之,大获舟舰,李靖使孝恭尽散之江中。

诸将皆曰:“破敌所获,当藉其用,奈何弃以资敌?”靖曰:“萧铣之地,南出岭表,东距洞庭。吾悬军深入,若攻城未拔,援兵四集,吾表里受敌,进退不获,虽有舟楫,将安用之?今弃舟舰,使塞江而下,援兵见之,必谓江陵已破,未敢轻进,往来觇伺,动淹旬月,吾取之必矣。”

铣援兵见舟舰,果疑不进。其交州总管丘和、长史高士廉、司马杜之松等将朝江陵,闻铣败,悉诣孝恭降。

孝恭勒兵围江陵,铣内外阻绝,问策于中书侍郎岑文本,文本劝铣降。

乙巳(10.21),铣以太牢告于太庙,下令开门出降

铣降数日,援兵至者十馀万,闻江陵不守,皆释甲而降。

首虏数:俘虏0士兵

大鱼数:无

缴获数:缴获舟船数千

基本描述:攻破江陵水城,缴获舟船数千艘

注:攻克江陵水城的战役,仅是普通击溃战,歼敌数一般,俘虏0,但缴获舟船达到数千艘,这使得被困于江陵的萧铣至少从水路突围变得很困难。

虽然战斗层面很普通,但本次战争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在战斗之后,对缴获舟船的处理,李靖没有选择装备己用,而是将其丢弃,随长江顺流而下。

关于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李靖认为,围攻江陵,四周有萧梁的地方军增援,如果短期内攻坚不顺利,四周援军来援,唐军就会有危险,而故意丢弃这些舟船,会使援军误以为江陵城已破,使其不敢轻易前进,这样能够迟滞十天半个月时间,而这期间,有足够的把握攻克江陵。

结果非常顺利,唐军写信劝降萧铣,第二天,萧铣就放弃抵抗投降了,而各路援军10余万人,几天后得知萧铣投降,也纷纷解甲投降,平萧铣战争就此结束(岭南未有战斗)

总结:李靖生涯第一阶段,总计4战4胜(3场野战,1场攻坚)

这一阶段战役特点分析:

一.具体战役层面,比较普通

第1次战役,俘虏,并杀死蛮首肇则,数据还可以,但打的是地方土顽,含金量很低。

对萧辅公祏3次战役,第1战是主力会战,也是决定性战役,斩首近万人,反败为胜是个亮点,但未能首虏敌军大鱼,只是普通击溃,总体质量尚可,但不突出。

第2战是普通追击战斗,更加一般,第3战是绝对优势兵力下的攻坚战,斩首0人,未能首虏敌军将领,质量也一般

因而这一阶段的具体战役,并不突出,对萧铣的三次战役,歼敌数一般,特别是都没有首虏敌军大鱼,相比之下,前不久和李世民对王世充窦建德的一系列战役,歼敌数较多,而且动辄首虏将领,且有虎牢关这样的传奇战役,形成鲜明对比,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平定萧铣的战争,达成了战略上的速决,影响力也可观,但是难度和强度比较低,战役层面,都是普通的战役,特别是数据方面很一般。

二.结束战争的速度非常快,战略影响力较大

从年9月(阴历)开始,10月份战争就结束了,仅仅1个月时间,这个速度非常快。

这么快的速度战略上的正面影响是比较大的,正常情况下,平定萧铣正常打可能要一年半载,也需要二征或者三征,而同时期(.7-12),河北的刘黑闼复起,半年内恢复了原窦建德的地盘,如果平定萧铣的战争如果延长,唐军就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处境(当然唐军此时能够维持两线作战),这就会影响整个统一战争的进度。

三.战局和战役的难度和强度都比较低

萧铣处于极度虚弱时期,最严重的是兵力空虚:

1.-年,和唐军局部战争屡战屡败,损失严重

铣又遣杨道生攻硖州,刺史许绍出兵击破之,赴水死者大半。(进攻陕州失败,损失过半)

铣又遣其将陈普环乘大舰溯江入硖,与开州贼萧阇提规取巴蜀。绍遣智仁及录事参军李弘节、子婿张玄静追至西陵硖,大破之,生擒普环,收其船舰。(在西陵被唐军击溃,大将陈普被俘)

江南岸有安蜀城,与硖州相对,次东有荆门城,皆险峻,铣并以兵镇守。绍遣智仁及李弘节攻荆门镇,破之。(唐军攻克荆门,安蜀城)

高祖诏夔州总管赵郡王孝恭讨之,拔通、开二州,斩伪东平王阇提。(唐军攻克通,开两州,斩杀东平王阇提)

2.军事失败,导致被迫的解散军队务农

时诸将横恣,多专杀戮,铣因令罢兵,阳言营农,实夺将帅之权也。(解散军队务农)

铣之放兵散也,自留宿卫兵士数千人(直属仅保留数千宿卫)

3.发生严重叛乱,内部大量叛逃,控制力愈发变弱

大司马董景珍之弟为将军,怨之,谋作乱,事泄,被诛。景珍方镇长沙,铣下书赦之,召还江陵。景珍惧,遣使诣孝恭,举地降。铣遣张绣攻景珍。(大司马董景珍在长沙叛乱)

绣不答,围之。景珍溃而走,麾下杀之。(董景珍叛乱被萧铣部将张绣平定)

铣进绣为尚书令。绣恃功,亦骄蹇,铣又诛之。铣性外宽内忌,疾胜己者,于是大臣旧将皆疑间,多叛去,铣不能禁,由此愈弱。(诛杀了平叛有功的张绣,大臣将领离心离德,大量叛逃,不能止)

4.上述种种原因导致兵力和唐军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梁军:文士弘数万野战部队,和江陵城数千宿卫,这是全部能够参战的兵力

唐军:分东西北三路进军,其中主力李孝恭李靖一路,12个总管,约10万人

综上,对萧铣的战争,难度和对战强度都是比较低的,和同期李世民在中原战场进行历次战争相比,难度上存在档次上的差距。

第二阶段:打辅公祏

5.当涂(年)(野战,胜)

辅公祏于丹阳反,诏孝恭为元帅、靖为副以讨之,李勣、任瑰、张镇州、黄君汉等七总管并受节度。

师次舒州,公祏遣将冯惠亮率舟师三万屯当涂,陈正通、徐绍宗领步骑二万屯青林山,仍于梁山连铁锁以断江路,筑却月城,延袤十余里,与惠亮为犄角之势。

孝恭集诸将会议,皆云:“惠亮、正通并握强兵,为不战之计,城栅既固,卒不可攻。请直指丹阳,掩其巢穴,丹阳既破,惠亮自降。”孝恭欲从其议。

靖曰:“公祏精锐,虽在水陆二军,然其自统之兵,亦皆劲勇。惠亮等城栅尚不可攻,公祏既保石头,岂应易拔?若我师至丹阳,留停旬月,进则公祏未平,退则惠亮为患,此便腹背受敌,恐非万全之计。惠亮、正通皆是百战余贼,必不惮于野战,止为公祏立计,令其持重,但欲不战,以老我师。今欲攻其城栅,乃是出其不意,灭贼之机,唯在此举。”

孝恭然之。靖乃率黄君汉等先击惠亮,苦战破之,杀伤乃溺死者万余人,惠亮奔走。靖率轻兵先至丹阳。

绍宗、正通以五骑奔于丹阳。公祏惧而遁走,欲就左游仙于会稽,至武康,为野人所执,送于丹阳。

首虏数:杀伤溺死1万余人

大鱼数:无

基本描述:李靖建议李孝恭先就地解决当面的冯惠亮,陈正通部,李孝恭统一,然后李靖指挥黄君汉等将领,进攻冯惠亮3万人,经过苦战,将其击破,杀伤和溺死1万余人

注:平定辅公祏战争有多场战役,李靖指挥的只有这一场当涂之战,但这一场却是最关键的战役。

1.具体战斗层面,比较普通:

李靖指挥诸将进攻冯惠亮,结果是陷入“苦战”,将其击溃,歼敌1万人,还可以,但未有大鱼被首虏,只是普通击溃战,过程也没有什么值得说的

2.战役的战略影响力很大:

当涂之战击溃了冯惠亮水军,接下来青林山(李孝恭指挥)击溃了陈正通的陆军,;两场都是普通击溃战,但是两场都是主力会战,打败了辅公祏的野战主力,影响力巨大,使得接下来辅公祏不战东逃,势力自行瓦解,被地方民团俘虏上交唐军。

3.战前决策层面,对战役的发起,起到了关键作用:

战前,李孝恭召开军事会议,诸位将领普遍认为:当面是辅公祏的主力。冯惠亮3万水军,陈正通2万陆军,互为犄角,城寨坚固,难以攻破,于是主张避开当面之敌,直接向丹阳进军,端掉辅公祏的基地,然后冯,陈两部自然就会投降。李孝恭准备同意这个建议。

而李靖则反对上述主张,理由是两点:

1.绕过当面主力,直接进攻丹阳不容易成功且危险系数很大,因为丹阳由辅公祏亲自带兵守备,战斗力不会弱,并不容易攻克,而如果一个月时间打下去,就会陷入两面腹背受敌的危险中。

2.冯惠亮,陈正通虽然目前采取的是持重固守的方针,但这是因为辅公祏实现下达的战略,这只是表面情况,进一步分析内在可知,两将身经百战,且手握野战主力,并不甘于单纯固守,如果有机会是要进行野战的,如果此时对其发起进攻,将会爆发和辅公祏的主力会战,一旦取胜,直接解决问题。最终李孝恭同意了李靖的主张

总结:李靖生涯第二阶段,1战1胜(1场野战)

这一阶段战役特点分析:

一.战役层面较普通:

平定辅公祏的战争,李靖只指挥了一次战役,战役层面的特点,总的来说就是,难度一般,歼敌数据还行,质量一般,但战略价值大,战前的决策,起到决定性作用,具体内容在上述战役分析中进行了详细说明,不再重复。

二.整个战局难度和强度很低:

唐军消灭刘黑闼和徐圆朗后,发动了对辅公祏的战争,从.8月就开始,到.3月结束,历时7个月

1.决战前,辅公祏已经遭到唐军相当大的打击:

乙丑(.8.16),诏襄州道行台仆射赵郡王孝恭以舟师趣江州,岭南道大使李靖以交、广、泉、桂之众趣宣州,怀州总管黄君汉出谯、亳,齐州总管李世勣出淮、泗,以讨辅公祏。(唐军讨伐辅公祏开始总计兵分四路,决战前,李孝恭李靖李世勣三路会师)

甲申(.11.12),舒州总管张镇周等击辅公祏将陈当世于猷州之黄沙,大破之。(张镇周在黄沙大破辅公祏将陈当世)

十二月,癸卯(.12.2),安抚使李大亮诱张善安,执之。大亮击善安于洪州。(李大亮在洪州用反间计将张善安部击溃,并俘虏张善安)

二月(.2),辛丑,辅公祏遣兵围猷州,刺史左难当婴城自守。安抚使李大亮引兵击公祏,破之(辅公祏派兵围猷州,李大亮将其击溃)

赵郡王孝恭攻公祏鹊头镇,拔之。(李孝恭攻克鹊头镇)

壬子(.2.12),行军副总管权文诞破辅公祏之党于猷州,拔其枚洄等四镇。(权文诞击破辅公祏部于猷州,攻克四镇)

辛卯(.3.24),安抚使任瑰拔扬子城,广陵城主龙龛降。(任瑰攻克扬子城,城主龙龛投降,从北面兵临丹阳)

2.当涂之战后,李孝恭在青林山击溃另一支主力陈正通

丙戌(.3.16),赵郡王孝恭破辅公祏于芜湖,拔梁山等三镇。(李孝恭在芜湖击破敌军,攻克梁山等三镇)

孝恭至,坚壁不与斗,使奇兵断其粮道。贼渐餧,夜薄我营,孝恭安卧不动。明日,纵羸兵以攻贼垒,使卢祖尚率精骑列阵以待之。俄而攻垒者败走,贼出追奔数里,遇祖尚军,与战,大败之。

正通弃营而走,复与冯惠亮保梁山。孝恭乘胜攻之,破其梁山别镇,赴水死者数千人,正通率陆军夜遁。(李孝恭采取奇兵断粮,并诱敌出战,将陈正通击溃,并攻克梁山三镇)

可以看出,平定辅公祏,唐军占有很巨大的优势,各路唐军都取得相当程度战果和进展,同时仅次于当涂的青林山之战也不可忽略,和平定萧铣的战争相比,李靖在其中的重要性要低不少,总之这一阶段对李靖军事生涯加成是比较有限的

综上,唐军消灭辅公祏是个时间问题,但是李靖的当涂之战和战前建议,依然对加速结束战争,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是如果按照原来绕路直取丹阳的计划,就会出现很大变数和波折。

第三阶段:打东突厥

6.硖石(年)(野战,胜)

戊寅(4.20),安州大都督李靖与突厥颉利可汗战于灵州之硖石,自旦至申,突厥乃退。

首虏数:无

大鱼数:无

基本描述:颉利入侵灵州,和李靖在硖石交战,从上午打到下午,突厥军撤退

注:对东突厥的防御战,打了半天,突厥军撤退

7.定襄(年)(野战,胜)

庚申(.11.23),以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众合十馀万,皆受李靖节度,分道出击突厥。

诏兵部尚书李靖、代州都督张公谨出定襄道。并州都督李勣、右武卫将军丘行恭出通汉道,左武卫大将军柴绍出金河道,卫孝节出恆安道,薛万彻出暢武道,并受靖节度以讨之。

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

四年正月(.1),李靖进屯恶阳岭,夜袭定襄,颉利惊扰,因徙牙于碛口。

颉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侯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

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获隋齐王暕之子杨正道及炀帝萧后,送于京师,可汗仅以身遁。

首虏数:无

大鱼数:隋齐王暕之子杨正道

基本描述:李靖率精骑,自马邑出发,进驻恶阳岭,引起颉利可汗惊慌,李靖得知后,派出间谍进行离间,然后进攻并攻破定襄城,俘虏隋齐王暕之子杨正道,和隋炀帝的萧后。颉利逃跑,将大营迁往碛口。

注:定襄之战,在李靖的战役中知名度相对比较高,不少人对这一战的印象是李靖率骑兵进行奔袭,一波突击击溃颉利主力,但是对照史料,这个认识把问题简单化了

一.战略上快速奔袭,战术上则是待机缓战

李靖率精锐骑兵并没有一波A上去。直接进攻定襄,而是先“进占恶阳岭”,待机和观察,和打萧铣的清江口会战类似,战略上快速机动,战术上则先缓一手。

如果直接进行突击,无论颉利是主动应战或被动自保,双方将被迫进行交战。

这样骑兵就会陷入孤军冒进,被优势敌军包围的处境,无论是西汉李陵(人整建制损失,)或隋朝达奚长儒(人损失七八,艰难撤出)的战局,都将折损精锐,挫伤锐气。

而先占据恶阳岭(定襄城南面。地势非常险要),即使颉利进攻他,精骑占据险要地形,也能有效防御,而后续部队和另一路李勣部不日将赶来增援,这样就可以保证安全。

二.观察期间,针对性的使用了间谍离间

颉利得知李靖快速逼进后,既惊讶李靖只带骑兵就来了,同时疑虑李靖主力是不是也快到了,于是颉利既不敢战,但又不想撤退,处于惊惧徘徊的焦虑处境中。其他部属更是一日数惊,严重畏战

李靖打听后,明白了此时东突厥确实已经很虚弱了,针对这种情况,派出间谍进行离间,进一步瓦解敌军。

这样随着时间流逝,情况越来越严重,因为其他唐军,赶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样一来,离间也开始起效,颉利亲信康苏密投降。

然后李靖认为时机已经到了,发起夜袭,颉利未经激烈交战即逃跑,将牙帐迁往碛口,唐军一举攻克定襄,轻而易举取得胜利。

三.本次战役,战果有限,颉利有生力量未遭到大的损失

虽然李靖一举攻破了定襄,但是颉利几乎是不战而逃,双方未发生激烈交战,歼敌数并不多,数据没有记载,仅仅是普通的“破之”,除了傀儡杨正道,也没有大鱼被俘,因而实际战果是很有限的。东突厥主力并未遭到大的损失。

四.虽然战果不大,但是战略影响力相当可观

虽然歼敌和战果有限,未能杀伤东突厥主力,但李世民得知后,重赏并高度评价:

以功进封代国公,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焉。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

上面的评价当然有夸张成分,但是定襄之战确实有很大影响力:

1.首战和首胜光环:

定襄之战是唐进攻东突厥战役的首胜,并且取得攻克其首都的重大成果,特别是洗刷了3年前(年)渭水之盟的耻辱。

2.高比例以少胜多:

虽然这个以少胜多比较虚,没有经过实打实的交战,且还有后续唐军施加的压力,但是名义上确实是骑兵击败东突厥军主力,对双方士气的影响很大

3.摸清了对手底细:

东突厥此时已经非常虚弱,但是未交战前,唐军还是摸不清颉利还有多少战力和战意。

而定襄之战,达到了战略侦察的作用,完全摸清了东突厥此时彻底不行了:对骑兵不战而逃,各路唐军更可以随意拿捏,放手进攻。

8.铁山(年)(野战,胜)

二月,颉利计窘,窜于铁山,兵尚数万,使执失思力入朝谢罪,请举国内附。太宗遣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持节安抚之,颉利稍自安。

靖揣知其意,谓将军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宽。遂选精骑一万,赍二十日粮,引兵自白道袭之。”公谨曰:“诏许其降,行人在彼,未宜讨击。”靖曰:“此兵机也,时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等辈,何足可惜。”

靖使武邑苏定方帅二百骑为前锋,乘雾而行,去牙帐七里,虏乃觉之。颉利乘千里马先走,靖军至,虏众遂溃。唐俭脱身得归。靖斩首万馀级,俘男女十馀万,获杂畜数十万,杀隋义成公主,擒其子叠罗施。

勣时与定襄道大总管李靖军会,相与议曰:“颉利虽败,人众尚多,若走渡碛,保于九姓,道遥阻深,追则难及。今诏使唐俭至彼,其必弛备,我等随后袭之,此不战而平贼矣。”靖扼腕喜曰:“公之此言,乃韩信灭田横之策也。”

于是定计。靖将兵逼夜而发,勣勒兵继进。靖军既至,贼营大溃,颉利与万余人欲走渡碛。勣屯军于碛口,颉利至,不得渡碛,其大酋长率其部落并降于勣,虏五万余口而还。

首虏数:杀士兵1万多人,另俘虏男女10多万

大鱼数:杀死颉利妻隋义成公主,俘虏子叠罗施,大酋长率部落投降

缴获数:俘虏各种牲畜几十万

基本描述:颉利数万人驻扎于铁山,向大唐求和,李世民派唐俭等招抚,李靖决定乘机突袭,轻率1万精锐携20日粮食,突袭铁山,颉利不战先逃,另一路李世勣先行占领碛口截击,颉利不能过,转向西逃,所部基本瓦解,总计杀死1万士兵,俘虏男女10万,其中5万人被李世勣截住俘虏

注:铁山之战是李靖军事生涯战果最大和最重要的战役

一.战果巨大,各项数据较高

首虏数是斩首1万士兵,另俘男女10万,缴获数是牲畜几十万,大鱼方面有颉利妻隋义成公主,俘虏子叠罗施,另大酋长率部投降

总体来说各方面数据都较扎实,基本打光了颉利的全部家当,战果是很大的

二.战略影响力很大

由于上述歼敌和缴获数据很多,使得颉利几乎没有重整的本钱,同时被李世勣拦截,不能北逃投靠漠北的新兴的薛延陀,只能向西投靠东突厥小可汗阿史那苏尼失,但被阿史那交出,为西路李道宗所部副总管张宝相抓捕,阿史那也率部落投降唐军,至此使得东突厥完全灭亡

三.战役层面部署相当不错

1.再次使用突袭战术

和定襄之战类似,铁山之战,再次采取了突袭战术,但这次含金量较低,颉利已要求投降,并派人接洽和招抚,和谈之际,李靖发起突然袭击。

实战过程中,李靖1万精锐进行突袭,而前锋苏定方仅骑兵离七里,就使颉利逃跑,可以说几乎没有遭遇抵抗,就取得战斗胜利。原因是乘受降和谈之际进行突袭,并不是正常战斗过程。含金量大为降低。

2.两路分兵,进行拦截

这次李靖兵分两路,一路由他亲自指挥正面突击,一路由李勣率领,抢占碛口(临时牙帐)进行拦截

这是本次战役最为出色的操作,古代其他战役,特别是在草原对游牧的作战,基本上是正面交战,然后一路追逃,而兵分两路,提前进行截击部署属于首创,最终取得很大战果,李勣迫使大酋长等投降,俘虏5万人,占到总数的一半,如果没有这个截击部署,颉利还能保存相当的力量重整,影响后续作战。

总结:李靖生涯第三阶段,3战3胜(2场野战)

这一阶段战役特点分析:

一.战役层面相对较好

1.数据上比较扎实

战果相对比较强,2次战役,斩首1万人,俘虏超过10万,另首虏了一些大鱼,缴获牲畜数十万,对游牧作战来说,这个战果非常不错。比李靖之前的战役也要强上不少。

2.战术上有相当的亮点

两次战役都成功运用,而且是对游牧进行了奇袭战术,定襄之战,战略奔袭,战术上缓战,节奏掌控较好,还使用了离间计进行配合,铁山之战,在奇袭的基础上,还首创了两路分兵,一路迂回截击的部署,效果显著,取得了巨大战果。

二.战略成果非常大

两个月时间(.1-3),彻底灭亡东突厥,抓获了颉利,不仅速战速决,而且非常的彻底,战略成果非常大,同时为接下来打吐谷浑和薛延陀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

三.部分重要战役和行动由其他人指挥

1.关于分路作战中,独立指挥的说明

这里要首先说明一个问题,唐军此次几路出兵进攻东突厥,虽然李靖被授予大总管节制其他路,但是实战中,李靖并不能实际指挥其他各路的行动,没有可能性,也没有任何记载,由各部或者前锋,独立进行的战役不能归入李靖指挥。

至于铁山之战,为什么把李勣在碛口部分纳入整个铁山之战,是因为李勣和李靖在战前会师后,做出的分路部署,同时,碛口和铁山的战斗属于“直接关联部分”,一路正面进攻,一路迂回拦截,归属于一个战役。

而李勣在和李靖会师前,和东突厥主力进行白道之战,则属于李勣独立指挥战役。

2.其他将领独立指挥的战役

为通漠道行军总管。至云中,与突厥颉利可汗兵会,大战于白道。突厥败,屯营于碛口,遣使请和。(李勣和颉利在白道进行“大战”,击败东突厥主力)

及颉利败走,往依之,将奔吐谷浑。大同道行军总管任城王道宗引兵逼之,使苏尼失执送颉利。颉利以数骑夜走,匿于荒谷。苏尼失惧,驰追获之。

庚辰(3.15),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率众奄至沙钵罗营,俘颉利送京师,苏尼失举众来降,漠南之地遂空。(西路军李道宗所部张宝相逼迫苏尼失(西部小可汗)抓捕颉利上交,同时苏尼失降唐)

虽然在灭亡东突厥的战争中,李靖指挥关键的首战定襄和取得大部分战果的铁山,但仍相当重要的部分由其他将领指挥:

李勣在白道和东突厥主力进行了这次战争中唯一一次会战,将东突厥主力击败,主力会战的作用很明显,颉利战后请和投降,从打败东突厥角度讲,是由白道之战决定的。

虽然铁山之战,李靖消灭瓦解了主力,但是颉利成功逃脱,最后被西路的李道宗张宝相俘虏,彻底灭亡整个东突厥,这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部分。

四.整个战局的难度和强度非常低

贞观初年开始,东突厥急剧的走向衰败和瓦解

1.对薛延陀,回纥的战争遭到惨败

贞观元年(年),阴山已北薛延陀、回纥、拔也古等部皆相率背叛,击走其欲谷设。(薛延陀,回纥等部落叛乱)

菩萨与薛延陀侵突厥北边,突厥颉利可汗遣子欲谷设率十万骑讨之。菩萨领骑五千与战,破之于马鬣山。因逐北至于天山,又进击,大破之,俘其部众,回纥由是大振。因率其众附于薛延陀(马鬣山之战,回纥酋长菩萨骑兵,大破东突厥10万骑兵,追击至天山,俘获其部众)

颉利遣突利讨之,师又败绩,轻骑奔还。颉利怒,拘之十余日;突利由是怨望,内欲背之。(颉利派突利可汗再次讨伐薛延陀,又遭到失败,突利轻骑逃回)

2.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游牧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

其国大雪,平地数尺,羊马皆死,人大饥(国内发生罕见大雪灾,积雪达数尺,牲畜损失巨大,陷入严重饥荒)

3.陷入严重的分裂和瓦解处境

复建牙于大漠之北郁督军山下,在京师西北六千里。东至靺鞨,西至叶护,南接沙碛,北至俱伦水,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诸大部落皆属焉。(薛延陀汗国独立,漠北各大部落处于其统治之下)

以为突利可汗,牙直幽州之北。突利在东偏,管奚、霫等数十部,征税无度,诸部多怨之。贞观初,奚、霫等并来归附(突利可汗所辖的奚、霫等部归附大唐)

十二月(年),突利可汗及郁射设、荫奈特勤等,并帅所部来奔。(突利可汗等率部投降大唐)

综上可以看出,虽然离武德9年(年)的渭水之盟,仅仅只过了4年,但是东突厥领土(或者控制范围),国力,军力都在急剧下滑,并且呈现土崩瓦解之势

因而整个战局难度和强度都很低,后来的战斗经过也显示,东突厥几乎是一触即溃。所以含金量也大为削弱

最后灭亡东突厥的战争是李靖生涯最为关键的一次战局,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一场战争,仅靠其他几次战局,是撑不起大唐第一名将的地位的。

第四阶段:打吐谷浑

9.牛心堆()(野战,胜)

癸巳(闰4.28),大总管李靖、侯君集、李大亮、任城王道宗破吐谷浑于牛心堆。(李靖等四大总管在牛心堆击破吐谷浑军)

首虏数:无

大鱼数:无

基本描述:李靖等在牛心堆击破吐谷浑军

注:没什么好说的,没有各项数据,描述上也仅是普通的“破”

10.赤海(年)(野战,胜)

靖等进至赤海,遇其天柱三部落,击大破之,遂历于河源。(旧唐书)

薛万均又破天柱王於赤海获其杂畜三十万计(册府元龟)

靖破天柱部落于赤海,收杂畜二十万。(新唐书)

首虏数:无

大鱼数:无

缴获数:牲畜20-30万

基本描述:李靖在赤海遭遇天柱三部落,攻击并将大破,随即抵达黄河源头

注:战役本身没有什么好说的,在赤海和吐谷浑的一场遭遇战,描述为“大破之”,没有首虏数,也无大鱼数,不过缴获数不少,有20-30万牲畜。

总结:李靖生涯第三阶段,2战2胜(2场野战)

这一阶段战役特点分析:

一.战略上速战速决,很快平定吐谷浑

3月到5月(含闰4月),历时3个月,吐谷浑王自杀,其子向唐朝投降,整个战争算的上是速战速决,战略成果也比较大

二.战役层面相当普通

这一阶段的两场战役都很普通,没有首虏数,也无大鱼数,只有乌海缴获20-30万杂畜成果比较显著,至于战术上没有出色的地方,总之非常的一般

三.其他将领指挥了绝大部分重要战役

这次对吐谷浑的战争,战斗次数非常多和凌乱,根据详细的考察,按照时间顺序将所有战役一一列举

1.参战所部统计

贞观九年(),诏特进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任城王道宗为鄯州道行军总管,仍为靖副;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沫道行军总管,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并突厥、契苾之众以击之。(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李道彦,高甑生六大总管,进攻吐谷浑,其中以李靖为大总管,节制各部,实际投入战斗的是前四部分)

道彦既至阔水,见赤辞无备,遂袭之,虏牛羊数千头。于是诸羌怨怒,屯兵野狐硖,道彦不能进,为赤辞所乘,军大败,死者数万人。道彦退保松州,(李道彦袭击盟友党项,被反击,损失数万人,李道彦退保松州,未参战)

九年正月党项羌先内属者皆叛归吐谷浑,三月高甑生击破之。

初,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总管,以后军期,靖薄责之,甑生因有憾于靖。(高甑生击败党项反叛,未及参战)

2.分兵前各战斗

年三月,师次鄯州,君集言于靖曰:"大军已至,贼虏尚未走险,宜简精锐,长驱疾进,彼不我虞,必有大利。若此策不行,潜遁必远,山障为阻,讨之实难。"靖然其计,乃简精锐,轻赍深入。(侯君集建议李靖,派精锐前锋先行攻击)

1.库山:闰四月任城王道宗击吐谷浑于库山破之俘四百馀人(李道宗率先锋首先在库山击败吐谷浑,俘虏人)

2.曼头山:李靖部将薛孤吴儿以轻锐破之于曼头山,斩其名王,俘五百馀人,大获六畜以充军粮李靖侯君集任城王道宗等。(李靖前锋薛孤吴儿在曼头山击破敌军,斩名王,俘虏人,获得很多牲畜补给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

3.牛心堆:癸巳(闰4.28),大总管李靖、侯君集、李大亮、任城王道宗破吐谷浑于牛心堆。(李靖等四大总管在牛心堆击破吐谷浑军)

3.分兵后北路各战斗

於是众分士马以为两道,靖与薛万均李大亮等趣北路出曼头山(李靖薛万均李大亮等从曼头山为北路军)

4.赤水源:及至贼境,与诸将各率百余骑先行,卒与虏数千骑相遇。万彻单骑驰击之,虏无敢当者。还谓诸将曰:“贼易与耳!”跃马复进,诸将随之,斩数千级

军次赤水川,万均率骑先行,为贼所攻,兄弟皆中枪堕马,徒步而斗,兵士死者十六七。何力闻之,将数百骑驰往,突围而前,纵横奋击,贼兵披靡,万均兄弟由是获免。

又破於赤水源获杂畜数万计(赤水源之战,薛万彻薛万均兄弟率前锋,和数千骑兵遭遇被围,损失十分之六七,契苾何力数百骑兵救援,反败为胜,斩首数千人,俘获牲畜数万。)

5.赤海:靖等进至赤海,遇其天柱三部落,击大破之,遂历于河源。

靖破天柱部落于赤海,收杂畜二十万。(在赤海遭遇战,李靖大破天柱三部落,俘获牲畜20万)

6.蜀浑山:遂历于河源。李大亮又俘其名王二十人,杂畜数万,至且沫西境

涉青海,历河源,遇贼于蜀浑山,接战破之,俘其名王,虏杂畜五万计。(李大亮在蜀浑山遭遇敌军,将其击破,俘虏名王20人,俘获牲畜5万)

4.分兵后南路各战斗

君集与道宗趣南路经途二千馀里行空虚之地(李道宗和侯君集为南路军)

7.乌海:五月乙未(5.1),侯君集任城王道宗追吐谷浑主及于乌海击大破之

道宗固请追讨,李靖然之,而君集不从。道宗遂率偏师并行倍道,去大军十日,追及之。贼据险苦战,道宗潜遣千余骑逾山袭其后,贼表里受敌,一时奔溃。

登汉哭山,饮马乌海,获其名王梁屈忽(李道宗追击吐谷浑于乌海,以一千多骑兵绕后突袭,将其大破,俘虏名王梁屈忽)

8.车茹川:盛夏降霜,多积雪,其地乏水草,将士啖冰,马皆食雪。又达于柏梁,北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出焉。两军会于大非川

将军执失思力。又驰数百里别破虏于车茹川,旋与靖会于大非川(执失思力独自行军数百里,在车茹川击破敌军,最后两路军在大非川会师)

5.会合后的战斗

9.突沦川:何力复欲袭之,万均惩其前败,固言不可。何力曰:"贼非有城郭,逐水草以为生,若不袭其不虞,便恐鸟惊鱼散,一失机会,安可倾其巢穴耶!"乃自选骁兵千余骑,直入突沦川,袭破吐谷浑牙帐,斩首数千级,获驼马牛羊二十余万头,浑主脱身以免,俘其妻子而还。(薛万均率前部继续追击,契苾何力独自率1千骑兵,直冲突沦川的吐古浑牙帐,大胜,斩首数千人,俘虏的伏允妻儿,缴获牛羊马骆驼20万,伏允逃跑。)

6.最后结局

伏允子大宁王顺穷蹙,斩其国相天柱王,举国来降。伏允大惧,与千余骑遁于碛中,众稍亡散,能属之者才百余骑,乃自缢而死。国人乃立顺为可汗,称臣内附。(伏允儿子大宁王斩杀天柱王投降,伏允率1千骑兵逃入沙漠,部属逃散只剩多人,最后自杀,大宁王继承汗王,投降大唐,称臣)

综上可以看出,整个平定吐古浑的战争,总计9场战役,李靖仅仅只打了其中2场,同时这2场并不算是核心战役

李道宗的库山和乌海,库山是首胜,当时称“库山之捷”,乌海则是“大破”,并且俘获名王梁去忽,战术上骑兵迂回,两面夹击也是亮点

薛孤吴儿的曼头山之战,斩杀名王,缴获牛羊补给了主力

二薛的赤水源,斩首数千,俘获杂畜数万

李大亮的蜀浑山,俘虏名王20人,俘获杂畜5万

契苾何力的车茹川,以千人攻破牙帐,斩首数千人,俘虏伏允的妻儿,缴获牛羊等20万,是本次战争综合战果最大的战役,也是最终结束战争的一战

所以和灭亡东突厥的战争不同,李靖在平定吐谷浑战争的参与度非常有限,对其军事生涯的加分是比较有限的,远不及灭亡东突厥的战争

以上就是李靖生涯全部4个阶段,10个战役的详细盘点,下面进行归纳和评价:

一.基本分析

总的来说五个方面:

1.战役基数:次数不多,但保持全胜;

2.数据层面:比较一般,首虏数特别是大鱼数太弱,不过缴获数还可以;

3.战役难度:基本上都是以多打少,质量上也占有相当优势,对手将领很弱,基本是无名之辈;含金量很不足;

4.战役质量:会战次数相对战役基数来说可以,但是战役质量,无论数据还是表现力都不足行,尤其缺乏高质量的经典战例;

5.战略层面:战略成果大,四次全部实现灭国(包括降服),而且结束战争速度较快,但是战局的参与度和作用总体不足,相当多重要战役由其将领指挥

下面就上述五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役基数不多,但保持全胜

李靖总计打了10次战役,减去其中的凑数的,有7场,这个战役基数偏少,不过10次战役保持全胜

二.首虏和大鱼数据较弱,但缴获数比较可观

1.首虏数据统计:

1.夔州:俘虏5千

2.清江口:斩首淹死近1万

3.江陵:俘虏4千

4.当涂:杀伤淹死1万

5.铁山:杀死1万

总计3.9万,单次最高只有3次1万人,这个首虏数据偏弱,比很多唐将都要弱不少

2.大鱼数据统计:

夔州:杀死蛮首冉肇则

定襄:俘虏隋齐王暕之子杨正道

铁山:杀死颉利妻隋义成公主,俘虏子叠罗施

总计3次战役4人,这个数据非常弱,即使在同期也是很低的,而且冉肇则属于土顽首领,质量较低,杨正道属于傀儡,价值也比较低

3.缴获数据:

清江口:缴获舰船艘

江陵:缴获舟船数千艘

铁山:缴获牲畜数十万

赤海:缴获牲畜20-30万

4个战役有比较高的缴获数据,总的来说缴获数据比较可观

总体来说,李靖在数据层面比较弱,首虏和大鱼数据都很疲弱,说明普通击溃战打的多,但是缴获数据比较高

三.战役难度和强度始终较低,导致含金量大减

1.兵力基本上始终占据优势,缺乏以少胜多战役

萧铣,辅公拓,东突厥,吐谷浑这些势力,兵力都只有数万人,唐军每次都是重兵数路进攻,总体兵力上占据相当大优势,局部兵力也至少不处于下风

李靖以少胜多的战役只有定襄骑兵对突厥主力,但是这个以少胜多比较虚。几乎未经过战斗,另外后续还有援军。

总之,李靖和历史上的名将相比,特别是顶级名将相比一个比较大的缺点,是缺乏实打实的以少胜多战役

2.唐军质量上也占据很大优势

萧铣,辅公拓属于南方势力,和当时北方的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刘武周,薛举等北方势力相比,战斗力明显偏弱,唐军多次惨败给这些势力,而对南方军阀的战争,则明显处于优势,各个时期,各路军的战斗几乎保持全胜

而东突厥和吐谷浑,和贞观时期的唐军相比,装备和战斗力上存在很大差距,李世民曾经说过:

今中国强,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

这个说法当然不乏夸张了一些,但是唐军和这些游牧相比,无论装备还是训练都存在悬殊的差距确实是事实,所以在太宗和高宗的战争中,唐军整体上经常以少胜多

3.对手将领质量较低

李靖的对手质量较低,其中只有颉利可汗有点名气,但也是有胜有败,多次被唐军击溃,至于其他人更是无名之辈

因此李靖不仅在数量上,质量上也有很大优势,同时对手将领质量也较低,所以战争的强度和难度比较低,含金量也大为削弱。

四.会战比例不少,但是战役质量比较一般

一共10次战役,会战有3场,清江口,当涂和对吐谷浑的乌海,分别打败了萧铣,辅公拓和吐古浑(三天柱部落)的主力,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而且这些会战的战略价值都比较高(和主力的会战)

战役质量则很一般,上述会战,基本都是很普通的击溃战,首虏数,大鱼数都不足,战术上和技术上的表现也一般,不仅和同时期的李二相比差很多,和其他主力唐将相比也不占优势。

铁山之战是个例外,突袭加上两路分兵,提前拦截部署很不错,战果也很大,不过依然存在缺陷,第一是突袭已经投降的敌人,第二是未能首虏主将。完整性不足。

总之,李靖的战役质量一般,缺乏足够经典战例,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不足。

五.战略成果很大,但是战局的参与度总体不足。

1.战略成果大,而且速度很快

2个月灭亡萧铣,4个月灭亡辅公拓,2个月灭亡东突厥,4个月降服吐古浑,一共4次战争都取得战略上的完全胜利,而且速度都比较快

不过同时期唐军取得灭国这样的战略成就是比较多的,横向对比就不是特别突出了

2.战局的参与度不足

打萧铣主要是李靖。打辅公拓,李靖只指挥一次战役,虽然关键,但是不绝对。总体作用不算大,打东突厥作用很大,但是和大败东突厥主力白道会战和俘虏颉利,都不是李靖打的,也欠缺不少,最后打吐古浑的战争,大部分战役和主要战果由其他将领指挥,参与度更是比较低。

所以李靖虽然战略成果很大,但是在其中的参与度和作用总体上看不足。

二.特点分析

总的来说三个方面

1.进行战役的节奏把握强,在战役节点选择很好

2.进行具体战役的能力不足,战役的质量不高

3.实战能力的不足限制了李靖打上难度的战局

下面就这三点进行详细说明

一.进行战役的节奏把控很强,总能选择比较合适的策略和战斗形式

李靖最显著的特点或者优点,就是进行战役的节奏非常好,特别是关键节点,总是选择比较合适的策略和战斗形式,或急战,或缓战,或突袭,或会战。在关键阶段选择合理的战斗形式,这样很多本身质量一般的战斗,起到更大的战略效果,例如:

对萧铣的清江口之战,李靖先是建议缓战未果,打起来后,开局唐军不利,这时候李靖反而继续把战斗延长下去,反败为胜,这样虽然是一场普通击溃战,但是打败了萧铣唯一的野战部队,使得战局急转直下,很快打到江陵并使得萧铣投降

对辅公拓的当涂之战,李靖没有选择多数人提议迂回突袭后方的间接战略,而是选择直接采取正面会战,结果是战役本身仅仅只是普通击溃战,而且还是经过“苦战”才打赢,这么一个质量不高的战役,首先因为是会战,其次处于当时的节点下,打败野战主力,辅公拓政权就难以维系,立刻就自行瓦解了。

对东突厥的定襄突袭,采取战略上大胆奔袭,战术则坚守要点缓战的策略,最终战役层面其实也很一般,无论首虏,大鱼还是缴获都没有多少,实际战果只有一座定襄空城,更加谈不上消灭乃至重创东突厥主力,但是放到当时的节点上,效果就非常显著,虽然主力未损,但是东突厥士气更加低落,丧失战意,使得后来的作战更加轻松。

对吐谷浑的战争,李靖听从了侯君集的建议,不等主力到位,让前锋先发制人采取行动,这样前锋李道宗和薛孤吴儿,分别取得库山和曼头山两场小胜,一个歼敌,一个歼敌,战果上可以说微不足道,但是吐谷浑实力本身就不足,上手两场小败就吓破了胆,此后的就是吐谷浑一路逃跑,不敢停留凭险抵抗,唐军一路追打,比较轻松的打赢整个战争

总之,李靖进行战役的节奏把握非常好,在关键的节点总能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战斗形式,从而造成更大的战略效果,也就是说非常的善于做“选择题”或“判断题”

二.具体组织战役和实战操作能力很普通,使得战役质量普通不高

李靖最根本的问题是具体战役组织和实战操作能力一般,也就是实战能力不强,甚至可以说偏弱,这使得战役质量一直不高。从而没有真正过硬的代表作

对萧铣和辅公拓,都是首先在会战中打败了敌军仅有的野战主力,但是战果都一般,未能首虏敌军包括主将在内的任何大鱼,也未能直接消灭或者摧毁敌军,

清江口之战,击溃文士弘,但只是普通击溃战,很快文士弘百里洲重整了部队。再战依然没有大的战果,后续对江陵还需要进行攻坚战斗。

当涂之战,李靖是“苦战”,艰难击败冯惠亮的3万人,之后冯惠亮退守梁山继续抵抗。

后来的定襄之战,虽然战略方面非常成功,但是具体战果方面很弱,未能有效杀伤敌军,使得颉利主力几乎未损,后续由李世勣的白道会战,才打败其主力,迫使颉利投降求和。

和吐谷浑主力三天柱的乌海之战,虽然好容易抓住其主力,但战果很有限,直到契苾何力在突沦川取得大捷才取得决定性胜利

所以李靖在具体实战能力上不强,导致其战役质量很一般,打不出经典乃至如虎牢关这样的史诗级战役,也就是说李靖选择题判断题不错,但是“应用和解答能力”不足。

三.实战能力的不足使得李靖只能在比较优势条件下发挥

作为将领,最为根本的能力,始终是具体的实战能力(当然实战能力有几个方面,这里不展开说明,之后盘点更多典型将领时会说明)

李靖的实战能力不足,首先是打不出高质量的战役,创造过硬的代表作,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限制了发挥条件,即只能在具有相当大优势的条件下,才能发挥。

萧铣和辅公拓,都因为一场斩首1万人的普通击溃战,而很快瓦解,东突厥在主力未损失的情况下,即请战投降,吐古浑被两场斩首总计千余的战斗就开始一路逃跑。这些关键节点的普通战役之所以起到巨大效果,前提是敌军本身非常的虚弱。

例如楚汉战争的彭城之战,和定襄类似,都是战略上的奇袭,而彭城之战,项羽以3万击杀了刘邦10-20万人,但是刘邦依然在荥阳成皋稳定了战线,未能崩溃,这能说彭城之战的杀伤力无用吗?显然从战役本身来说,彭城之战的质量远高于定襄,但之所以没有取得决定性的战略效果,是因为此时刘邦集团的实力和抵抗能力很强,能够承受这样的重创还不崩而已。

关于李靖实战能力不足,使得其能力发挥受到很大条件限制,更明显的是东突厥未衰落前对大唐的几次进攻。下面是其他唐军将领战胜东突厥的记录(只计算“破之”,不算“走之”):

1.五年,授灵州总管。梁师都据夏州,遣弟洛仁引突厥兵数万至于城下。道宗闭门拒守,伺隙而战,贼徒大败。(李道宗在夏州大破突厥数万人)

2.突厥寇忻州,李高迁击破之。(.5)(李高迁在忻州击败突厥)

3.突厥颉利可汗率众来寇,神符出兵与战于汾水东,败之,斩首五百级,虏其马二千匹。(.8.20)(李神符在汾水东,斩首,缴获马0匹)

4.又战于沙河之北,获其乙利达官并可汗所乘马及甲献之(李神符沙河北,再胜,俘虏乙利达官,并缴获马匹和铠甲)

5.汾州刺史萧顗破突厥,斩首五千馀级。(.8)(萧顗大胜,斩首)

6.九月,癸巳,交州刺史权士通、弘州总管宇文歆、灵州总管杨师道击突厥于三观山,破之。(.9.15)(杨师道在三观山击败突厥)

7.丙申,宇文歆邀突厥于崇岗镇,大破之,斩首千馀级。(.9.18)(宇文歆在崇岗镇截击突厥,大胜,斩首0人)

89.壬寅,定州总管双士洛等击突厥于恒山之南,丙午(.9.24),领军将军安兴贵击突厥于甘州,皆破之。(.9.28)(双士洛,安兴贵在桓山南,和甘州分别击破突厥)

10.丁卯,苑君璋与突厥吐屯设寇马邑,高满政与战,破之。(.6.18)(高满政在马邑击破突厥)

11.秋,七月,丙子,苑君璋以突厥寇马邑,右武侯大将军李高迁及高满政御之,战于腊河谷,破之。(.7.2)(李高迁和高满政在腊河谷击破突厥)

12.突厥寇代州之武周城,州兵击破之。(.6)(武周城地方兵击破突厥)

13.庚寅,岐州刺史柴绍破突厥于杜阳谷。(.8)(柴绍在杜阳谷击破东突厥)

14.癸卯,突厥寇绥州,都督刘大俱击破之,获特勒三人。(.9.6)(刘大俱绥州击破突厥,俘虏特勒三人)

15.甲寅,凉州胡睦伽陀引突厥袭都督府,入子城;长史刘君杰击破之。(.5.4)(刘君杰在凉州都督府击破突厥)

16.庚辰(8.19),突厥寇灵武。甲申,灵州都督任城王道宗击破之。(.8.23)(李道宗在灵州击败突厥)

17.九月,癸巳,突厥没贺咄设陷并州一县。丙申,代州都督蔺謩击破之。(.9.5)(蔺謩在并州击败突厥)

18.丙午,右领军将军王君廓破突厥于幽州,俘斩二千馀人。(.9.15)(王君廓在幽州击败突厥,首虏0人)

19.秋,七月,己丑,柴绍破突厥于秦州,斩特勒一人,士卒首千馀级。(.7.3)(柴绍在秦州击破突厥,斩特勒一人,士兵0人)

20.辛巳,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与突厥战于泾阳,大破之,获其俟斤阿史德乌没啜,斩首千馀级。(.8.26)(尉迟敬德在泾阳大破突厥,俘虏俟斤阿史德乌没啜,斩首0人)

只计算武德年间,贞观初年的还不计,总计多达击破突厥军20场,其中8场取得明确战果,最大的斩首多达人,还有的有大鱼数被俘,同时李道宗,柴绍,李神符等还实现二刷

相比之下,李靖这一时期对突厥的战绩,相比非常平庸,仅有:

戊寅(.4.20),安州大都督李靖与突厥颉利可汗战于灵州之硖石,自旦至申,突厥乃退。(描述仅仅只是突厥撤退,连走之,却之的词汇都没有)

武德年间李靖对突厥平庸的表现,和贞观四年对突厥任意拿捏的反差对比非常鲜明

这就清楚表明,由于李靖的实战能力不足,使得他在上了一定强度和难度的战局下,其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特点是无法发挥的。

最后总结:

李靖在战略上成就非常大,特别是灭亡东突厥的战局。历来评价极高。

但是在最根本的战役层面,作为顶级将领,李靖在各方面都是非常不足的,所以如果仔细和全面的评判,李靖作为顶级名将是比较欠缺和不足的。

从特点看,李靖的基础的实战能力不强,甚至可以说相对偏弱,但是李靖非常取巧的地方在于,用战略层面上,用非常突出的节奏把握能力,在强度和难度比较低的战局前提下,取得了非常强的战略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对李靖的评价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认为其太神了,平平常常就打赢了。一部分人则认为李靖有水分,只能虐弱敌,具体实战经不起考究。

最后补充几点

1.李靖的特点,长于“谋略”(非韩信类的具体战役谋略,而是类似张良选择和判断的战略谋略),短于实战(包括很多类型,这里不具体展开),可以当做是顶级“谋士”中,指挥战役的能够达到的天花板了,而这一特点和李靖本人经历有关,长时间里一直没有具体指挥作战,而是作为文官和“幕僚”,没有临战经历,但是李靖的文化水平很高,精通于谋略,善于出谋划策。

2.李靖的特点和作为顶级名将的不足,如果和很多人认为有详细相似的韩信进行对比分析,会显得更加的鲜明,之后在韩信专题会详细解析

3.英国公李勣(徐世勣)和卫国公李靖,在当时并称为英卫,也是战绩显赫,可以说单论战略成就,至少不亚于李靖。但是后来知名度和评价远不及李靖,而这个人也是很有典型性,之后会专门详解李世勣的军事生涯,特别分析什么原因使李勣的评估远不及李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32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