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南海夜经济的流量密码
今年8月举行的夜狮山“狮友好物”星光市集人气火爆。
首届“活力狮山”星光才艺秀在南海体育中心举行。
在狮山夜间集市上孩子与醒狮花灯合影。
9月初,佛山天气微凉,家住南海桂城的何秀连吃过晚饭,像往常一样坐上2路公交车,来到东平河畔的堤围散步。晚上7时许,这里的手推车逐渐增多,一张简易折叠桌子加两张椅子撑开一放,就成了一个简易摊位。摊位连着摊位,形成集市,叫卖起各种小吃和饮品。散步的市民围在摊位前,点上一杯柠檬茶,沐浴着江风细啜,享受着难得的闲适。
刚过去的夏天,夜间经济成为消费服务业最火热的词,在南海各镇街,政府的推动和市民自发参与形成了一批夜间集市,成为夜间经济最醒目的注脚。一杯小小柠檬茶不仅给炎热的天气带来清凉,也为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今年8月,南海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努力将南海建设成为广佛都市商圈夜生活地标集聚区,为佛山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到年,至少建成4个高品质的夜间经济集聚区、21处夜间经济示范点和若干个便民特色夜市,推动夜间经济对经济的贡献不断提升。
南方日报记者孙景锋李欣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
1丰富夜间活动引流带动新消费
夜幕降临,位于保利西街的W堤岸酒廊像往常一样亮起了灯,客人三三两两进门,原来空荡的位置很快就填满了。酒廊负责人卢嘉华发现,和以往顾客大多在25—35岁不同,进来的客户里多了一些陌生面孔,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这是我们营业十年来没有过的。”
他认为,客户群体的多元化,与保利西街策划的一系列夜间活动有关,“保利西街组织了汽车集市等夜间活动,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游玩,刚开始两天变化不明显,但随着人气越来越旺,一些新的客群第一次走进了我们的酒廊。”
通过组织丰富多元的活动吸引人流,从而带动新消费,正成为南海夜间经济的“流量密码”。
这个夏天,一系列活动在南海各镇街密集上演。刚刚过去的周末,大沥镇的南海星空PARK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年轻人打卡,他们在这里架起天幕、喝起啤酒、谈天说地,夜生活由此开始。
南海星空PARK在大沥镇广佛智城内,近一个月以来,这里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实现了三大增长:日均人流量超7万人,环比增长约20%;周末日均营业额近万元,环比增长约8%;7月份整体营业额超万元,环比增长约12%。
广佛智城是大沥镇中部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大沥东部金铂广场和嘉洲广场、中部广佛商贸城核心商圈、西部南海新都会和伟业兴隆广场等商圈都在通过打造年轻人潮玩新景点,丰富消费新模式,激发全民消费热潮。
在九江外滩湿地公园,通过合理规划改造,推出“儒林湾之夜——西江湿地集市”,从原先的闲置空间“变身”成为集餐饮、运动、悠闲、旅游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集市,成为九江市民新的“打卡点”。
今年6月,西樵听音湖片区入选了首批“佛山市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成为南海区唯一入选的地标。端午假期,听音湖通过举办“盛夏光年”湖畔听音营地活动,圈粉超25万人次。
在里水,艺术河畔致力于打造网红街区,进驻摊点类型包括青创摊、美食摊、车尾箱摊等,经营范围涵盖街头特色小吃、奶茶咖啡、手工作品、玩具精品、潮流服饰等。通过包装、运营、推广,保持每晚夜市街区网红乐队现场表演、直播、探店等,吸引了众多周边市民前往。
在桂城,通过举办夏日狂欢啤酒节活动,千灯湖环宇城场内三日客流突破30万人次,整体客流环比上升30%,同比上升35%,三天场内销售突破万元,环比上升25%,有力拉动了夜间经济发展;系列“粤潮好玩”的文化活动在千灯湖畔陆续上演:水上飞人、灯湖单人龙舟赛等新形式首次亮相;华灯初上,大型主题灯光秀照亮城市夜空、夜光龙船在湖面上演漂移,让“夜生活”更多姿多彩。
夜间经济正以其天生自带的“流量气质”,为南海经济带旺了人气,注入了新活力。
2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夜间经济的火爆并非南海独有,近年从国家到地方,都把促进夜间经济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强调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明确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大投入,完善配套措施,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为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提供了有力政策指引。
今年7月以来,以“夜生活·粤精彩”为主题的广东夜经济暨暑期消费促进活动全面启动。全省各地市纷纷响应,依托本地商业步行街、商圈品牌集聚、产业融合、业态丰富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夏日消费活动,点亮城市“夜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
在政策的推动下,夜间经济展示出巨大潜力。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随着人们多元化、品质化消费不断扩展,从“不打烊”书店到“博物馆奇妙夜”,从夜间公园到夜间展览,从24小时便利店到“深夜食堂”,夜间经济已逐渐成为融合购、食、宿、文、娱、健、养等多行业的新业态。
对于南海来说,发展夜间经济已经拥有了良好基础。在文旅部近日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通知》中,共有个地区入选,其中南海千灯湖片区榜上有名。
数据显示,目前千灯湖片区已汇聚大小商户超家,累计营业面积超万平方米。其中,片区内夜间营业的商户超个,占该片区总商户的超90%;其中文化类商户则全部实现夜间营业,占夜间营业商户总数的67%。、年文化类商户营业收入年均近15亿元,其中,夜晚营业收入约9亿元,占比60%,是南海两个夜间经济集聚区之一。
为进一步丰富夜间活动元素,桂城将基于现有基础,对千灯湖灯光展演进行系统升级,推出大型数字文旅剧《南海潮》,以高科技手段呈现传统本土文化,推动潮流影响力再升级;以及计划引入无人驾驶的氢能游船餐厅等新业态夜间项目,多维度丰富和满足市民文旅体验。
就在近日,位于千灯湖畔的一座新艺术地标刷爆了本地朋友圈,这座12米高巨型狮头名为《醒》,整体造型由不同粗细的不锈钢管手工锻造而成,并将通过新媒体灯光秀、水景喷雾发挥活动舞台的作用。
此外,桂城还将推动千灯湖活力提升计划,创建户外、休闲、音乐、艺术、文博五大场景,带来创意集市、手作、科技、阅读、桌游、餐饮等更多创意社交空间和消费场景。
大沥广佛智城商圈是南海重点打造的另一个夜间经济集聚区。早在年,广佛智城商圈就被列为佛山重点打造的8个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之一;在“中国夜间经济论坛”评选中,大沥商圈上榜游客喜爱的十大夜商圈。年,大沥更推出夜间消费地图,将夜色大沥描绘成画。
广佛智城商圈由广佛商贸城中心区广佛智城、永旺梦乐城、智城新街、创新创业创意城、智+国际青年社区等构成。其中,永旺梦乐城面积达21万平方米,为华南地区最大规模。商圈现有商事主体超0家。
今年,大沥镇紧抓“夜经济”发展机遇,以广佛智城为核心区,精心规划主题为“点亮夜经济绽放新活力”的系列活动,建设“夜食”“夜购”“夜娱”“夜游”“夜健”“夜读”“夜赏”“夜宿”等全场景集聚区,打造特色“夜经济”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片区协同发展。
3擦亮城市品牌塑造活力“夜南海”
“夜间经济”既是“经济”,也是“生活”,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的魅力与活力。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特色。发展“夜间经济”,要因地制宜、注重品牌与特色,走差异化发展路线。
为了进一步推动夜经济发展,激发消费新活力,今年8月,南海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顺应居民夜间消费需求,营造多元、活力、开放、有序、安全的夜间经济环境,努力将南海建设成为广佛都市商圈夜生活地标集聚区,为佛山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接下来,南海将充分挖掘夜间消费资源,打造消费场景,丰富消费模式,提升供给能力,营造浓厚夜间经济氛围,打造一批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夜间经济示范点、特色夜市,形成良好夜间经济发展生态圈。到年,至少建成4个高品质的夜间经济集聚区、21处夜间经济示范点和若干个便民特色夜市,推动夜间经济对经济的贡献不断提升,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具体来说,南海将在全区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的“夜南海”地标商圈,夜间经济集聚区、示范点、特色夜市合理分布;打造片区辐射型的夜间经济地标,持续擦亮千灯湖商圈、听音湖商圈、广佛智城商圈等夜间经济集聚区品牌;鼓励各镇(街道)因地制宜,结合文商旅史传统,建设一批“小而精”的便民特色夜市。
创新“夜游”城乡线路,重点打造千灯湖、听音湖、文翰湖、里水河、广佛智城夜间休闲片区,优化提升灯光亮化工程,引入数字光影艺术项目,打造城市核心夜游标杆。
点亮“夜赏”城市节点,围绕夜间经济集聚区和示范点的各镇(街道)商圈、交通主干道、广场、公园、游乐场所等重要节点,提升城市净化、绿化、靓化水平,以灯湖夜蒲西街、灯湖光亮工程、桂城映月湖公园、丹灶翰林湖农业公园、西樵听音湖片区为主要节点,结合名企百园建设推动特色景观和夜景空间的改造提升,完善主题化夜间慢行路径建设。
丰富“夜旅”特色景区,依托环西樵山片区,北江、西江水系等优质旅游资源,以促进增加“过夜”旅客为重点,支持千灯湖片区、广佛智城片区、文翰湖片区、梦里水乡、映月湖片区的广佛都市夜生活地标建设。
此外,南海还将通过规划“夜演”视听剧苑、打造“夜健”功夫名城、构建“夜品”文博场馆、营造“夜读”学习氛围、建设“夜宿”精品酒店、做活“夜市”便民消费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擦亮南海夜经济品牌。
对于政府推动夜经济发展的举措,卢嘉华充满期待。10年前,他敏锐捕捉到新消费需求,在保利西街开了第一家驻唱酒吧,见证了南海夜经济发展。
10年来,周边的商户换了一波又一波,他却坚持了下来,酒吧门面从最初的20米拓宽到80米,对于消费者的需求卢嘉华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差不多每两到三年就会兴起新的潮流,从啤酒、鸡尾酒、红酒到威士忌,从传统酒吧、清吧到餐吧,消费者的喜好在不断变换。”他说。
虽然如此,但他认为发展夜间经济要有长远眼光,需要坚持做好的内容,打造高端品牌,才能细水长流。政府在策划过程中,不仅要通过活动带动消费人气,也要同时兼顾商户的承载和服务能力,只有提供持续优质的消费体验和服务,才能持续擦亮本土夜经济品牌。
■亮点
21个示范点赋能
“夜经济”新发展
根据规划,南海重点打造21个夜间经济示范点,分布在全区七个镇街,其中桂城4个、九江3个、西樵2个、丹灶3个、狮山3个、大沥3个、里水3个,全部示范点均已完成建设并已投入运营中。
今年以来,各示范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分别举办了多种促消费活动,带动周边“夜”消费。
在桂城万科广场,通过“青年GUY市·理想生活市集”“青年拉阔派对LiveParty”“蓝调爵士音乐Live”“KPOP随机快闪舞”等活动,用音乐和舞蹈活跃夜间消费气氛;益田假日天地计划通过运动奥莱、环球美食、夜间经济、城市微旅游构成四大特色街区主题场景空间,丰富品牌业态和升级场景空间,持续举办夜间活动,升级网红打卡点。
今年5月,九江信基广场举办昆虫王国互动科普展,打造“车尾箱集市”“儒林夜巷”等特色主题夜间集市。
樵山文化中心通过举办《大话哪吒》《白蛇传·情》《粤乐经典》等经典剧目的夜间表演剧场,并举办粉丝活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及会展经济;飞鸿馆内的岭南功夫文化体验馆开放“夜间场”,采用AR、VR等前沿技术,多维度展现功夫文化和龙狮传承,让醒狮武术品牌更加响亮。
丹灶耕山小寨布置多个主题灯饰、优化亮化工程,打造夜游观赏与户外游乐片区。截至5月底,耕山小寨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期间受疫情和降水影响),其中夜间经济占比14%左右。
狮山示范点通过投入资金对美食街进行改造和灯饰亮化升级。其中,和信广场美食街(彩虹街)整体环境舒适,现有小吃、茶饮商铺20多家,得到了周边市民的亲睐;益田假日天地北广场美食汇夜间商业氛围比较浓厚,灯饰亮化工程有效提升广场外立面形象。
大沥示范点嘉洲广场上半年在嘉洲风味街共举办大小活动80多场,其中包含驻唱乐队快闪、个别知名品牌商家小型音乐会等;大沥新都会示范点不断打造及完善“yes巷”夜巷建设。
里水示范点艺术河畔利用新春“梦里水乡花月夜”活动契机,在河畔设置特色摊点和花灯装饰,吸引游客逛集市、赏花灯、游花船,夜间客流量显著提升。
■相关
百年街巷焕新
南海版“宽窄巷子”
一期亮相
近日,被称为南海版“宽窄巷子”的叠滘圩一期项目经过改造,面向市民开放。
叠滘圩改造项目是桂城街道乡村振兴试点建设项目,其位于桂城叠滘片区。通过采用传统岭南建筑与现代风格结合的设计特色,结合现有发展状况,该项目改造升级为文商结合体验区,并引入了多元业态,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机激活。
据悉,该项目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项目主要对叠滘旧街从北面澳边桥头向南经顺泰大押、双溪茶楼、立善堂、图甲会馆到宝鸭池塘边,全长约米沿街两侧公有和私有物业进行改造;二期项目则主要包括叠滘圩广场、叠北公园、碉楼、双溪茶楼后院及其周边物业、石桥古岸牌坊、潭头古道等建筑物的改造。
一期工程自年9月动工建设以来,改造房屋已达间;同时,为方便市民、游客通行和游览,项目还系统提升了叠滘圩沿线的基础设施,疏通有关道路。
由于大部分物业年久失修,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耗损,部分更严重变形,一期项目保留原有建筑的排列位置及文化特色,按照传统样式结合现代美学进行复原,在最大限度保留建筑主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同时巧妙利用周边闲置空间,形成沉浸式的观赏、游玩、休闲好去处,让老街在保留文化记忆与乡愁的同时,更符合年轻人的时尚审美。
为最大程度复原叠滘圩的百年风貌,该项目在施工选材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如老街重铺了石板路,并对石板进行打磨复旧处理,游客中心也采用了汉白玉石堆砌等。
至今,一期项目已完成了顺泰大押、双溪茶楼、立善堂、图甲会馆、游客中心等主要建筑景点以及公园入口园建、古井园建等主要景观。
当前,桂城正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建设“网红城市”,叠滘圩的升级改造,正是桂城加快挖掘在地文化,建设“粤潮生猛”桂城,让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的重要尝试。“叠滘圩改造是基于百年历史沉淀,经过时尚手法实现有机更新。”桂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桂城正致力于用“绣花”功夫,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为年轻人提供优质的工作机遇与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