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韩江接连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

4月7日,北江英德段,多个水文站水位超出警戒水位。北江东岸的东岸咀村被淹,此前村民已连夜转移。南方日报记者吴明摄

4月7日,受连日强降雨影响,广东发生两次编号洪水。

当日6时35分,北江石角站相应流量1.2万立方米/秒,达到水利部《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的标准,编号为“北江年第1号洪水”,超4月历史同期最大流量1.18万立方米/秒,这是我国今年主要江河首次发生编号洪水,同时也是全国年有编号洪水统计以来最早发生的编号洪水。16时40分,韩江三河坝(三)站(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水位42.01米,超过警戒水位(42米)0.01米,编号为“韩江年第1号洪水”。

进入汛期以来,由省应急管理厅等有关部门组成的5个工作组,持续在韶关、清远、河源、梅州、肇庆进行现场督导。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发挥综合统筹作用,调度检查强降雨影响集中的地区,加密抽查基层值班值守和卫星电话等应急通信设备使用情况,督促落实“叫应”机制,指导做好防御应对工作。全省各地各部门也持续做好防范应对暴雨洪涝工作,全力筑牢防洪保安坚固屏障。

●南方日报记者陈薇黄叙浩张子俊李赫黄进通讯员王天巍罗诗岚吕峰

依托科技创新

提前研判暴雨过程

气象预报预警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4日至6日,粤北、珠三角北部市县将出现这个季节少见的连续性暴雨,部分市县有大暴雨到特大暴雨。”4月1日下午,省气象台组织首席专家团队研判会商得出这一结论。

随后,团队通过分析天气形势和比对历史案例,进一步认为此次过程降雨时间长、强度大,且集中在中北部山区,具有极端性和致灾性。此外,又恰逢清明假期,需尤其注意局地强降水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4月4日中午,暴雨来袭。

在韶关,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在省气象台预警岗的预报员吴林紧盯着雷达回波,发现强降雨范围迅速扩散。当日13时30分,吴林立即致电韶关市气象台,提醒注意下游地区预警信号发布以及升级。15时,韶关曲江罗坑镇录得1小时雨量高达.5毫米(打破韶关市1小时雨量历史纪录)。

假期以来,广东中北部、粤东暴雨不断,这样的致电提醒也没停过。

3日20时—6日8时,全省有37个镇街录得超过毫米的累积雨量,有个镇街录得毫米—毫米的累积雨量,其中广州从化区吕田镇录得全省最大累积雨量.6毫米。另外,中北部、粤东多个市县出现雷雨大风、小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截至6日上午,广东省气象台共发布《重大气象信息快报》《强降水信息专报》等19期,并与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视频连线研判天气4次。同时,气象部门等向全省决策指挥人员发送决策气象短信条共.02万人次。同时,做好公众气象服务,4月3日联合省应急管理厅向21地市全网手机用户(含漫游用户)发送防御暴雨和强对流提醒短信。

“一到汛期,加密监测、预报预警就是我们的常态,必须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省气象台台长吴乃庚说,提前精准预报离不开科技支撑,近年来广东努力攻坚华南灾害天气业务预报和气象服务,在国内率先建设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体系,并研发基于深度学习的强降水短临预报、雷暴大风自动识别、台风快速定位等技术。

应对编号洪水

系统科学调度水工程

强降雨中,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筑牢一道道坚固防线。

为做好北江、韩江1号洪水应对准备工作,省水利厅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全省水利系统科学调度水工程,精细调度我省重要水利工程。目前,飞来峡水库累计腾空库容约2.54亿立方米,乐昌峡水库拦蓄洪量约0.56亿立方米,降低韶关市外江水位0.8米。

同时,省水利厅积极协调水利部珠江委,控制棉花滩水库出库流量,减轻全省防洪压力,及时与韩江流域管理局和流域内梅州等市水利部门连线调度,指导地方有关控制性工程合水、益塘、长潭、双溪等大中型水库及沿河梯级电站统筹控泄调度,提前组织高陂水利枢纽预泄腾空库容。

截至7日16时,全省共有9条河流12个站点超警戒水位。广东强化监测预警,严密监测雨水情,据统计,全省共产生山洪灾害预警个,发送预警短信条,涉及35个区县个乡镇个村庄,目前所有预警均已处置完毕。

当前,省水利厅维持水利防汛Ⅳ级应急响应,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韶关维持水利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北江流域管理局、河源、肇庆、清远、梅州维持水利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8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