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千年古城之曲江
曲江现为韶关市曲江区。曲江最早为西汉置古县,桂阳郡治下,南与南海郡接壤,北与零陵郡、长沙国、豫章郡等接壤,县域范围相当于现在的韶关市。三国时属孙吴管辖,曲江县归属始兴郡管辖,并作为郡治。隋唐时作为韶州的州治属地。之后隶属多次更改,但曲江古名未变。
曲江在考古史上有一席之地,著名的远古人类——马坝人遗址就是在曲江发掘的。曲江还是南派禅宗的发源地,六祖惠能晚年时常驻南华禅寺开坛讲经。那个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大诗人、唐朝宰相张九龄的家也在曲江。
古代曲江县是岭南颇为发达的地区,曲江扼守岭南北大门,自古以来就是岭南与中原来往的交通要道。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先后派遣大将屠雎、任嚣、赵佗等率兵攻略东越和南越,南下岭南之路据五岭设关卡派兵戍守,从东到西分别为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五岭南下的道路也成为后来官道的雏形。到汉武帝时,五岭南下的官道基本形成,从东往西分别是南海郡通往长安的梅关古道、西京古道,交趾郡通往长安的潇贺古道、湘漓古道,其中梅关古道和西京古道就在曲江县域内。
梅关古道就是翻越大庾岭连接珠江与赣江的一段陆路,从广州(汉时番禺县)溯珠江支流北江而上在韶关市区(汉时曲江县)转浈江,在南雄市上岸,走陆路穿过大庾岭进入江西大余县(汉时南野县),再入章水,章水连通赣江,赣江在九江汇入长江,浈江和章水之间的陆路不到百里,但这百里梅关古道很重要。秦朝大将赵佗在秦末时据守岭南并自立为南越王,攻下大庾岭设横浦关派重兵把守。
秦驰道路线图(中国通史纪录片截图)梅关古道大庾岭为五岭之最东,唐朝时被贬在家的张九龄请旨拓宽此路,休整后的古道能容车马通行,在海上丝路繁盛之前,海外的奇珍异宝通过梅关古道北上中原,古道也因此而繁忙。而动乱朝代,因战乱避走岭南的北方人多由此道南下,南雄珠玑巷因此成为广府望族之中转地,清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说到“吾广故家望族,其先多从南雄珠玑巷而来。盖祥符有珠玑巷,宋南渡时诸朝臣从驾入岭,至止南雄,不忘枌榆所自,亦号其地为珠玑巷。”
西京古道则是翻越骑田岭连接珠江和湘江的一段陆路,从广州溯北江而上,在英德市(秦汉时浈阳县)上岸,转陆路而行,期间需翻山越岭五百余里,到达郴州市,下郴江或者舂陵水,郴江往北汇入耒水,耒水往北汇入湘江,舂陵水往北汇入湘江,湘江北去在岳阳汇入长江。骑田岭位于现在的郴州市,横亘骑田岭的南岭山脉北边是湖南郴州、衡山市,南边则是广东的韶关、清远市,这一片区域海拔高度与广州等地差距非常大,冬春会结冰起大雾。
西汉全国驿路(河西走廊纪录片截图)西京古道路段基本介于古时的曲江县和郴县之间,东汉时桂阳郡太守卫飒重修过,沿路设亭驿,方便了百姓商旅出行和朝廷政策往来,但山路崎岖马车不能通行,想象一下从京港澳高速英德到郴州段步行,得多艰难。当然西京古道也可以在英德沿着北江支流武江继续向北,但是沿途被称为九泷十八滩的武江水流湍急不好上下,唐朝大诗人韩愈被贬潮州时就曾走过武江这段水路,还写了一首名诗《泷吏》,差点没折在这条河上,他还是顺流下都那么艰难,逆流而上就更可怕了。据史料记载,泷口设有任将军城,为秦朝伐越大将任嚣在南海郡尉任职时所筑。
武江河渡船头渡口段梅关古道和西京古道在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是岭南通往中原的重要道路,古代曲江县的繁荣与这两条道路息息相关。当然随着岭南商业贸易越来越发达,进入岭南的道路也增多,从江西赣州到河源,从福建龙岩到梅州,从福建汀漳到潮汕,还有沿海的海路,岭南与中原的沟通往来四通八达。
古代的曲江县域内南岭山脉横亘,高山低谷、崖岭峻阻,散布在山谷间的人家多为两宋时逃难而来的北方人,所以曲江以客家文化为主。有耆老传言称,客家话是古老的官话,这可能得从战国时代说起。秦之前,曲江县位于楚国南部,秦灭楚国之时,楚国人逃往岭南,并带来楚国文化,也是极有可能的,不过这都是民间传闻,至今还没有史料或考古发现证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