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8次水量调度确保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

中国发展网讯记者成静报道咸潮是指河口地区潮汐携带盐水上溯入侵的水文现象。年以来,珠江流域多地发生不同程度旱情,呈现“秋冬春连旱、旱上加咸”的局面。为了压咸补淡,珠江流域连续18次开展水量调度。

据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志雨介绍,珠江口咸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的咸度上。按照国家标准,如果水的含氯度超过了毫克每升就不宜饮用。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香港、澳门,本地水源有限,主要依赖于东江和西江。澳门、珠海、东莞、广州等地主要依赖河口区河道取水。当珠江口发生“旱上加咸”时,河口区河道取水口被咸水覆盖,导致难以取到淡水或者取淡几率急剧下降,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生活供水的安全。因此,在此次珠江抗旱压咸保供水工作中,珠江委、广东水文部门实时开展咸情监测分析,每日对取水口的咸度超标时间开展滚动预报,为水厂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避咸取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珠江委、广东省水利厅通过西江、北江、东江水库群的联合调度,确保了香港、澳门等粤港澳大湾区的供水安全。

“压咸补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当地供水系统创造取淡水的条件,保证供水安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宝恩介绍说,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是在时间尺度上“前蓄后补”,在洪水期确保防汛安全前提下,利用上中游水库将水蓄到水库里,枯水期加大出库流量,增加河道径流,把咸潮压下去,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调丰补枯”作用。“当然,在实际工作当中既要防控蓄水阶段的防洪风险,汛期水不能蓄太满,还有防洪要求,又要能够准确研判可能发生的旱情和咸情发展;从时间尺度上要统筹全年,从空间尺度上要放眼全流域的水库群,从流域层面要兼顾到各方利益,实现各方共赢。”

实施压咸补淡的调度,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王宝恩将困难和挑战总结成三个方面:咸潮预测的难度、水情预测的难度以及综合调度的难度。

在咸情预报预测方面,西江磨刀门咸潮上溯成因复杂,且呈现加剧态势,东江三角洲咸潮预测预报基础研究薄弱。我们充分考虑水文气象变化,运用多种数学模型,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综合预测预报,一方面结合下游取水口抢淡补淡需求,分析确定上游水库补水量、补水时间提供长尺度的支持。另一方面,结合潮汐规律,重点预报取水口含氯度,指导地方及时取淡。枯水期淡水资源非常珍贵,来的早浪费水,来的晚压不住,精确到小时,在咸潮上溯前几个小时,淡水资源占据制高点,把咸潮压下去。

在水情预测预报方面,枯水期降雨产流、汇流预报不确定性高。“我们滚动开展长、中、短期的雨水情预测预报,降雨前综合分析研判气象降雨情况;降雨过程当中,加强雨量实时监测与产汇流的滚动预报;降雨以后,对每一次来水预报对比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及时调整参数。”王宝恩说,我们预测预报工作的目标是延长预见期、提高精准度。

在水库群联合调度方面,每次实施调度前,水利部珠江委要加强与各省区流域、各行业相关沟通协调,在确保供水安全前提下,兼顾发电、航运等各方需求,并根据气象水文长、中、短期预报预测的成果,制定相应的整体预案,优化调度方案,实现了科学利用水资源,减缓水库消耗,确保了多方供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38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