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四大商业都会,号称天下四聚,为何

在清代,有这么一个说法——“天下四聚”,这里说的是当时中国四个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城市,这是哪里呢?分别是北京(京城),苏州,汉口(现在武汉的一部分),佛山。

清初的刘献廷(年9月13日-年8月15日,清初地理学家)在《广阳杂记》中写道: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但也足以说明问题。

北京和苏州不用解释了,这是大都市,但这佛山和汉口却是值得说道的,当然,现在这里都是很发达的地方,在当时也是重要的商业中心,但是问题在于,当时广东和湖北可是有省府的,广东省府在广州,而湖北的省府是在武昌,而佛山和汉口当时只是镇的级别(一个归南海县管,另一个归汉阳县管)。

为什么省府不是“四聚”之一,而其旁边的两个城镇却是呢?

这里先说说汉口,其实这“天下四聚”的说法就是刘献廷为了强调汉口而提出来的,汉口从它形成之日起,就与商业紧密相关,在武汉三镇中,武昌和汉阳都是拥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古城,而汉口作为商业集镇,形成最晚,但是发展最快,后来居上。清朝初期,虽然汉口的行政级别只是一个镇,却发展达到当时罕见的城市规模:“火烟数十里,行户数千家,典铺数十座,船泊数千万,九州诸大名镇皆让焉。”(乾隆年间《汉阳府治》),至清嘉庆年间,汉口与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并称“四大名镇”。

到十九世纪中期,汉口成为湖广地区实际的第一大城市,并被外国商人、传教士以及英国使团称为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传教士和一些欧洲政府的报告中称汉口的人口为至万。

而且,和江南地区相比,汉口在长江中游几乎有着垄断地位,《广阳杂记》后面紧接着又说: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

年日本人绘制的汉口地图

再说说佛山,这里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水路踞广州上游而处西江、北江下游,是水路通达省城的必经之路,佛山一带还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此为佛山冶铁工业发达的重要前提条件。自明代起,冶铁业成为佛山的支柱产业,此外,成药、染纸、民间手工艺、五金加工、金属制箔、衣帽鞋制品、造船、泥水建筑、砖瓦灰炉、竹木藤器、骨角皮毛筋器、涂染料、炮竹、漆器、乐器、文具、食品酿造、牙刷、纸伞和其他各业在佛山也都兴盛起来。

佛山炒铁工人在清代康乾时期约五千至七千人,,加上铸铁行业及其他铁行,拥有的工匠当在两三万以上!道光年间《佛山忠义乡志》记载:康熙二十三年,“四方商贾之至粤者,率以佛山为归。河面广逾十寻,而舸舶之停泊者,鳞砌而蚁附。中流行舟之道至不盈数武。桡楫交出,争沸喧腾,声越四五里,有为郡会之所不沿岸而上,屋宇森覆,弥望莫极。其中若纵若横,为衢为街,几以千数。阛阓层列,百货山积,凡希购之物,会城所未备者,无不取给于此。往来驿络,骈踵摩肩,廛肆居民,盈逾十万”

这哪里是一个镇啊,建制是大型工商业城市!估计连省城广州都望尘莫及,嘉道年间,佛山商业服务业达七十多个行业,,工商店铺在三千家以上,商品有三四千种,佛山设有十八省会馆及二十二家洋馆,“川广云贵各省货物皆先到佛山,然后转输西北各省。故商务为天下最”。

所以,把这里称为“天下四聚”之一那是真的没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02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