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融入一体化发展打造连
中商情报网讯: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重要的湾区之一,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写入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经济发展快速,发展前景十分被看好。粤港澳大湾区中,粤港澳三地地理位置相近而各有优势。其中,肇庆市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肇庆东邻穗、深、港、澳等经济发达地区,背靠祖国大西南,是经济发达地区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肇庆市,加快融入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肇庆独特的区位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着力打造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科技产业创新重要承载地、新能源汽车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康养旅游生态名城。
人口与面积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干流中下游。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91万公顷,辖端州、鼎湖、高要3个区和广宁、德庆、封开、怀集4个县,代管四会1个县级市。肇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肇庆东邻穗、深、港、澳等经济发达地区,背靠祖国大西南,是经济发达地区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年3月30日,广佛肇城际轨道开通运营,直接引入广州火车站,肇庆市到广州中心城区只需1小时左右,全面进入广佛肇一小时生活圈。
肇庆市常住人口数量稳中有升。据数据显示,年年末,肇庆市常住人口.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6.78%,比上年末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5.52万人,出生率13.41‰。死亡人口2.43万人,死亡率5.9‰。自然增长人口3.09万人,自然增长率为7.51‰。
数据来源:肇庆市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经济稳定增长
据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肇庆市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61亿元(含RD),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2.1%;第二产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4.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8%;第三产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5.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3.1%。三次产业的结构为14.8:46.9:38.3,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肇庆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其中,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2.9%,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5.9%,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7.8%,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在现代产业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58.62亿元,增长13.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6%;先进制造业增加值.77亿元,增长4.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0.80%;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7.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3.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44亿元,增长6.2%,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46.10%。按常住人口(.54万人)计算,年肇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增长4.1%。
居民消费
据数据显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亿元,同比增长10.6%。从地域看,城镇消费.37亿元,增长10.6%;农村消费.56亿元,增长10.8%。从消费形态看,批发零售业仍是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实现消费.59亿元,增长11.2%,占总消费比重达90.1%,拉动增长10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29亿元,增长22.2%,增速比上年回落51.7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肇庆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对外经济
肇庆市地处三茂铁路、西江水路、国道和公路干线的交汇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祖国大西南与港澳和广东省沿海发达地区联结的重要交通枢纽。区域内的交通运输,长期以来以公路、水运为主,铁路为辅。其中,肇庆市地跨西江和北江流域,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干流,主要支流有贺江、新兴江、绥江等,航运条件十分优越,全市内河通航里程公里,设有一、二类口岸11个、大小码头泊位72个。吨的肇庆新港正在建设之中。
数据来源:肇庆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数据显示,年全年进出口总额.91亿元,同比下降21.8%,增幅比上年回落6.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6亿元,下降28.0%,增幅比上年回落27.2个百分点;进口.65亿元,下降9.0%,增幅比上年提高25.4个百分点。
此外,肇庆市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个,比上年增长.3%。合同外资金额2.67亿美元,下降80.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8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1.1%。
招商引资
近年来,肇庆市推出多重利好政策以招商引资,其中包括《肇庆市扶持新“入规”工业企业暂行办法》、《肇庆市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肇庆市招商引资鼓励办法》等。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据数据显示,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4亿元,增长72.4%;民间投资.02亿元,下降10.8%;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06亿元,下降2.5%。
数据来源:肇庆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分地区看,东南板块投资.14亿元,增长10.9%;西北板块投资.41亿元,增长3.7%。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1.86亿元,下降61.7%;第二产业投资.84亿元,下降12.2%,其中,工业投资.95亿元,下降12.3%;第三产业投资.86亿元,增长46.1%。
产业发展平台
肇庆市有六大重要发展平台:
数据来源:肇庆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
战略定位:试验区按照“一体化、同城化、特区化”的机制模式,实现广东和广西两省(区)领导、统一规划、合作共建、独立运营、利益共享,打造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增长极、西江流域生态共建区、省际合作机制创新区和东西部合作示范区。
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园区产业:主动承接国内外高端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四大主导产业,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顺德龙江(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
德庆可开发利用的工业用地较多,随着“双转移”政策的落实,园区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西江黄金水道是货物的主要运输通道,岸线达83公里,有港口码头25个(其中二类口岸码头1个,水泥厂码头3个,矿石专用码头1个,瓷砂码头20个)。港口最大靠泊能力吨。陆路交通有国道、广梧高速公路,随着南广(南宁——广州)高铁德庆站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与珠三角的空间距离,成为1小时到达的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工业园区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中山大涌(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
在产业布局上,园区将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以板材家具、金属加工、服装鞋业、汽车配件、电子装配、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体的产业项目,并以我县丰富的资源为依托,及早谋划建设集产品加工、贸易一体化的主导产业,增强集聚效应和提高产业化水平。
肇庆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
肇庆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唯一一家金属资源再加工基地,主要用于废旧金属的拆解、分选和分类等工艺流程,同时基地也从事有色金属的深加工,并生产出钢铁、有色金属、塑料及稀贵金属等再生资源产品。
江谷化工产业集聚地
发展优势:江谷化工产业集聚地地理位置优越,陆路交通便利,省道线横贯集聚地,规划建设的汕湛高速临近产业集聚地,集聚地的土地主要为低矮山坡地,占用耕地少,土地存量资源丰富。目前,已报批用地面积.4亩,项目的选址、规划设计、土地规划调整、可行性报告、环评、征地等前期工作已完成,现正在加快进行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的动工建设。
产业发展优势
*图中数据来自年肇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