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虎年,近期广东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广东
广东▼
提到广东经济发展,最有名的无非就是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了,而有一个既是珠三角中心之一、又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的城市,最近出现了大新闻,那就是广东中山正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众所周知,今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自从1月4日这个年首个工作日开始,四川全省(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个)、福建厦门(个项目集中开工)、上海浦东新区(8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1月6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年度第一批集中开工(个项目集中开工)以及陕西(个)重点项目)、重庆(个重大项目)、福建(重大项目涉及产业项目个)三省市开展的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体开工仪式等多个省份的经济建设,在近期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目前中国共有六大核心经济圈,分别是环渤海经济圈、东海经济圈、南海经济圈、长江中游经济圈、黄河中游经济圈以及西三角经济圈。在上述六大经济圈中,只有南海经济圈海洋经济属性最强,而其中就以广东的珠三角为华南的经济引擎,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中国华南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这里。
中国各主要经济区▼
而目前广东中山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正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当前,中山抢抓深中通道建设机遇,在规划、产业等方面与深圳、香港对接。在距离深中通道最近的翠亨新区,一个面积6.8万平方米,由中山建设、深圳运营的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已经落成。而随着中山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对于它的生产制造研发都是特别有帮助的。
与此同时,为做好深圳产业衔接,中山启动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行动,解决工业用地碎片化、利用低效、“散乱污”低端企业集聚等问题。改造升级26.8万亩村级低级工业园区,支持深圳巩固产业生态,增强核心引擎功能的关键一环。不仅是产业协同,中山还在营商环境等方面与深圳协同,推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条改革举措包含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等七大方面。在与深圳强化协同发展的同时,中山还加速与周边其他城市深度对接,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
其实如若是放在陆权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广东确实难以发展,而当海洋贸易不可避免的出现以后,广东省自然而然就迅速崛起了。
而珠三角地区极强的海洋经济属性,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就是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的中山了,其不仅是是广府粤菜的发祥地之一,还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而发祥于中山的香山文化就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中山业因此被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如此中山还享有广东省曲艺之乡(粤剧)、华侨之乡(的美誉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高达80多万人)。
中山▼
中山是中国沿海地区发达城市之一,其北接广州市南沙区和佛山市顺德区,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是全国仅有的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不仅如此中山的开发还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其对中国南部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实中山古称“香山”,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直到年,为了纪念孙中山才改名为中山县(孙中山的故乡)的,此后于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
提到孙中山,就不得不提他在《建国方略》中提到的中国三大港计划(北方大港、东部大港和南部大港计划)以及十万英里铁路计划了,而孙中山先生钦定的十万英里铁路计划负责人,就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了。需要注意的是,詹天佑虽然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不过其祖籍是江西上饶市婺源县(辛弃疾的同乡),而且值得提及的是,詹天佑还曾在甲午马江海战爆发时期,以扬武号巡洋舰军官的身份,参战了这场海战,所幸奋战幸存。而作为中国海军先驱之一和中国铁路的鼻祖,詹天佑若见今日中国海军挺进深蓝、我国高铁发展迅猛以及我国实行伟大复兴,此种成就足以告慰英灵了。不过国人们仍需加倍努力,还远远没到我们放松的时候。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雕像
雕像前面是京张铁路
雕像下面是京张高铁隧道▼
秦汉时期,虽然香山地区归中央管辖,可当时只有少量中原人在这里定居繁衍生息,直到晋代“八王之乱”时,才有大量中原人为躲避战乱纷纷南下,而其中就有一部分人来到当时还是个岛屿的香山地区。
在这一时期,虽有不少中原人定居在中山,不过此后的数百年,中山地区一直没有城池的出现,直到唐代时,因为中山盛产海盐,官府开始在今珠海市山场村设立了名为香山镇的军事营镇,而这也是香山建城之时,其实在全球范围内,在军堡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城市有很多,如中国旅顺、张家口,日本的佐世保,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美国的圣地亚哥、阿那波利斯,英国的普利茅斯,法国的土伦等等,就拿去年年底开始搬迁的埃及首都开罗来说,其就是在一座阿拉伯军营(公元年)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其实就在唐代香山建城时期,由于此时的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以及杭嘉湖平原等地区也迅速崛起,这种情况还带动了一个地区的发展,这个地区就是如今的重庆市了。
重庆在宋代以前的发展缓慢,完全是由于巴渝地区酷热难当、瘴气弥漫(而这也能从宋《吴船录》记载的“盛夏无水,土气毒热,如炉碳燔灼。山水皆有瘴而水气尤毒”可以看出来)以及宋代以前中国的政经中心依然在北方的缘故,当然也与福建类似的山地众多因素在内,只不过重庆的山实在是太多了(地无三尺平),而这也导致了外地人去重庆根本说不清这是几楼、在哪座桥的根本原因,而到了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后,重庆作为连接川西坝子与江汉平原的地缘优势迅速显现出来,时至今日已成为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引擎之一(西三角经济圈)。
一只热到绝望的滚滚
不知道这是不是冰墩墩的灵感来源▼
你在哪里?
你究竟在哪座桥▼
而唐代香山建城以后,直到明代香山北部地区开始淤积成陆,此时才与大陆相连,并在清代时当地官府开始逐步修筑防洪防潮的河道堤围,香山县围垦的田地在不断增加,农业产量也在提高,就比如在在清朝嘉庆年间,由于农业的发展,香山由原来的下等县改成与南海、番禺、东莞等县同列的大县。
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未来的广东可以通过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洋经济枢纽地位,以及近些年来中国诸多沿海经济区的迅速发展,如广西的北部湾港、香港北部都会区(正在规划建设当中)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强与全球各地的经贸合作,除此之外还通过正在建设中的中泰铁路、中巴ML1经济走廊项目以及昆深高速南深段与中老铁路连接在一起(如今宁夏银川以加入到中老铁路项目中),未来可加强与全球各地的经贸合作,吸引更多的投资来造福广东人民。
香港北部都会区▼
不过目前由于全球的疫情问题依然严峻,短期内广东的发展侧重点还应放在国内,比如可以通过已有发达完善的空地一体化交通网络和近期完工的京港高速安九段(于年12月30日建成通车)、日兰高速曲(山东曲阜)庄(宇宙中心曹县下辖的庄寨镇)段(年12月26日11时46分正式通车运营)以及其他交通设施与全国各省连接在一起,并可通过发达的5G通讯、电商物流以及自媒体等手段,加强与中国各地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未来福建的发展情景无疑非常光明。
电商时代▼
不过广东的发展还有自身的问题,广东的GDP虽然位居全国之首,总量堪比俄罗斯,可其人口也堪比俄罗斯,珠三角的繁华其实是建立在粤北成为粮食产地以及粤东、粤西提供人力和人才资源基础上的,这种情况是不利于广东的未来发展的。
也许你想说湖北、四川等地区是集全省资源发展省会,可你有没有想到湖北、四川毕竟在内陆,这种省城一家独大发展模式是由上述两省独特的地缘环境造成的,况且近些年来,湖北也正在打造宜宾、襄阳这两个副省级城市,而四川也正在积极的改善省内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比如不久前大凉山进入动车时代和白鹤滩水电站项目(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三峡大坝),而广东也必须与时俱进做出改善,期待十四五结束时广东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广东、香港和澳门人民过虎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