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明朝一个省的越南最终独立,是谁的过

安南也就是越南,在秦朝时秦始皇派赵佗率大军远征,征服百越后,纳入秦朝统治,在五代十国又脱离中原统治,成为独立王国。到了明朝,朱棣派张辅征服安南,永乐五年(年)置交趾布政使司,安南从此被纳入明朝直接统治。明朝对交趾的统治仅仅维持了二十年,宣德二年(年),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就宣布弃置交趾,给予它独立的地位,仅保持藩属国的关系。关于这事,《明史》里只是记录了安南黎利起兵和明朝交战的大致经过,最后说:冬十月戊寅,王通弃交阯,与黎利盟。十一月乙酉,赦黎利,遣侍郎李琦、罗汝敬立陈暠为安南国王,悉如文武吏士还。就宣告了安南从此脱离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再也没有回归。“弃置交趾”对后世影响相当重大,它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但是把如果它归于明宣宗的错误,却是不公平的。让我们从朱棣改安南为交趾郡说起。朱棣既然在交趾设了郡县,就摆明了是想要长期统治。要做到这点,最好的办法不是武力,而是得到文化上的认同,这一手,永乐大帝不会不明白。为了做到这点,他也是煞费苦心,采取了多种举措。要传播文化,最好的手段是办教育。征服安南当年,永乐五年,明朝就在交趾设立“嘉林州儒学”,随后学校数目不断增加。以永乐十四年一年为例,明朝在交趾各府、州、县等行政单位就设立了92所学校,当然,所教的都是儒学。越南当地原本也不是没有学校,不过在明朝以前,越南的学校只是在京师等发达地区办,地方学校欠缺得很。招生对象也都是贵族子弟,平民很难有资格入学。要达到文化认同的目的,招生条件必须得放宽。除了“土官子弟”,“民间俊秀”也在招生范围之内,也就是说你只要不是长得歪瓜裂枣,都有资格入学。而且入学还有福利“准免差役”,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交趾那地方相比中原到底落后不少,学校办了不少,师资力量却跟不上。教儒学至少得精读四书五经,交趾本地“教官原是土人,诚恐徒尚虚文,未见实效。”水平不够就会瞎教,瞎教学校等于白办,传播儒学的目的也就落空。这本生意经,明朝也拎得清。从成祖到宣宗,朝廷都派吏部选拔学官到交趾任教,“选老成有学为师范者典教”,“董率土人训导,端其模范,示以教条。”不光派教师,连教材明朝也从内地运来,免费给师生使用。比如,永乐十七年二月,“明遣监生唐义,颁赐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为善阴骘》、《孝顺事实》等书于府州县儒学。”除了输入,还有输出。明朝又选拔交趾的优秀生员,保送到大明最高学府国子监深造。《明太宗实录》:初,上既平交趾,即命郡县建学,教养养生。至是,始选贡焉。交趾北江等府、州、县选贡生员邓得至京,命送国子监进学。种种手段,可以说不遗余力。可以看出,明朝对待交趾的态度,已经和西南的云南、广西等其他省份一样,完全当做自己属地来管理了。教育是手段之一,还有一招——收拢本地人才为己用。上面说到,选拔到国子监学习的交趾优秀学生,毕业后怎么分配呢,大部分是送回本土,担任官职。对于这些人而言,到京师深造的经历比在当地学习书本更容易对明朝产生认同感,毕竟眼见为实嘛。这些人来往路费,生活开销都有朝廷负担,投资巨大,为了培养交趾干部,明朝也花了血本。既然设了郡县,那就是自己人了。乡试也少不了交趾的份,从永乐时期起,交趾就拥有了和其他省份一样的乡试资格,名额是每科举人10名,和邻省云南相同。《明宣宗实录》:凡乡试取士,云南、交趾各十人。看来明朝真没拿交趾当外人,那为什么交趾后来会造反,最终脱离明朝统治呢?如果知道费了这么大劲是这个结果,朱棣恐怕一口老血都会喷出来。表面上看,是宣德年间明军出征交趾师老无功,徒耗国力,明朝不堪重负,明宣宗朱瞻基干脆“弃置交趾”了事。实际上,根本原因也在于朱棣自己。客观来说,明朝向交趾输入的文化是先进的,对今后的越南影响深远,越南也确实接受了它,越南史书自己也说:自明成祖颁定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于府州县学,而文学始渐发达,至黎而文献得称于中国矣。东西是好东西,问题在于,步子迈得太大了。明朝征服交趾,用的是军事手段,武力下的征服必定带来民心的不服。交趾这块地方,已经独立了数百年,并且西南方向的民族大多好战且善战。这点从古到今都表现得非常明显,忽必烈、乾隆、甚至美军都没能用武力彻底征服它,这个地方的人民具有极其强烈的反抗精神。所以,虽然被张辅大军征服,交趾人民反抗的念头未曾平息,哪怕明朝对当时的交趾来说如同今天美国般强大,也总有不肯就范的人。朱棣的打算是让交趾认同明朝的文化,但他用了过于激烈的手段。“除释道经板经文不毁外,一切书板文字以至礼俗童蒙所习,片纸只字悉皆毁之。其境内凡有古昔中国所立碑刻则存之,但是安南所立者,悉坏之,一字勿存。”永乐五年,朱棣再次下诏给张辅强调:遇彼处所有一应文字,即使焚毁,毋得存留。此外,交趾当地的书籍,也被收取送到南京。“明遣行人夏清、进士夏时,来取我国古今事迹志书。”这确实有点狠,让人措不及防,更容易激起反抗情绪。这并不是全部。朱棣还下令禁止交趾民间风俗,“一从明俗”。如果说毁字收书影响的更多是官僚士大夫阶级,“一从明俗”则得罪了全体百姓。很多百姓不识字,但对多年流传下来的风俗看得比命还重要,这一手堪比后来清朝的“剃发易服”,没想到永乐大帝也会下达这样愚蠢的命令。在霍尔的《东南亚史》里这样评价明成祖这道命令:假使明朝不曾错误地要把他们的语言和风俗强加给这里的人民,那么,他们很可能已经把安南作为属国并入他们的帝国版图了。交趾远处西南边塞,天高皇帝远,官员们贪污成风,当地驻守的兵力也并不足够,这些更加雪上加霜,使当地兵荒马乱,起义不断。越南法属时期阮朝官员罕见旧照,穿着的朱棣这样强势的君主,对交趾叛乱始终奉行武力解决。但光凭武力,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到了仁宗即位,试图缓和局面,改为招抚为主。宣宗即位后,又采取了剿抚并用的政策。文化输入短时间见效不大,稳定局面却需要大把的持续投入。宣宗产生了放弃交趾的想法,他对内阁说“反复思之,只欲如洪武中、永乐初,使(安南)自为一国,岁奉常贡,以全一方民命,亦以休息中土之人”不过当时明军正在和交趾黎利叛军交战,而且吃了亏,这个时候如果放弃交趾,容易被人认为明朝是在军事失利之后的不得已行为,天朝的面子找不回来,所以宣宗还得等。熬到宣德三年,宣宗借着终于大败黎利、斩首万余的机会,顺水推舟答应了黎利请求罢兵的要求,黎利也很狡猾,他找了个借口,宣称找到了原来国王陈氏的后人,自己会把他立为君主。这其实只是他欺骗明朝的谎言,不久他就推说陈氏后裔已死,请求朝廷册立自己。宣宗派人找了三年,始终没有找到陈氏后裔,这时黎利已站稳脚跟,署理国事已成事实,于是宣宗册封黎利为国王。这就是安南历史上的黎氏王朝。到了嘉靖年间,黎氏王朝内乱,安南在形式上又曾经短暂归属明朝。不过这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明朝国力这时也大不如前,面对安南南北朝的争斗无力插手。把安南并入版图的最好机会,在永乐朝就已经失去了。放弃交趾是对是错,是个很难说清的问题,连明朝人也争论不休。就明宣宗来说,长期对交趾动武,使得“国中疲惫,远征无益”,安南在明朝以前已经独立了多年,被明朝征服不过是20多年的事情,却始终在耗费朝廷的兵马粮饷,从这点上看,朱瞻基从稳定角度考虑,放弃安南并不是个太难作出的决定。吴士奇说:“失此弹丸之地,于我何损?而得之其损益半也。”这也代表了明朝大多数人的看法,包括内阁“三杨”里的杨士奇和杨荣。事实证明,放弃安南确实换来了边境的和平与稳定,困扰明朝数十年的刺头终于安顿了下来,宣宗的目的达到了。就朱瞻基来说,放弃安南似乎并没有错。但如果我们把眼光拉远一点看,朱瞻基是息兵了,却又给他的子孙带来了隐患。弃置交趾,是明朝经略西南的一大失败,严重打击了大明在南洋的威信。大明西南的版图,一度扩张到如今的越南、缅甸,大半个中南半岛都要仰其鼻息。弃置交趾后不久,明英宗正统年间,西南的麓川再生事端,当地明军无法平叛。朝廷派出王骥三征麓川,才平定下去。军事上平定麓川后,政治上却又处置失当,没有妥善处理好当地众土司之间的关系,结果是“减一麓川而生二麓川”。众土司互相攻打,导致原本明朝缅甸宣慰司使的后裔莽纪岁跑到中南半岛南端发展壮大,最终立国,建立了缅甸东吁王朝。明朝西南的“六大宣慰司”,除了车里宣慰司(今西双版纳),尽数被缅甸东吁王朝夺走,奠定了今日缅甸的版图,这又是一大失败。本质上,朱祁镇犯了和朱棣一样的错误,光靠武力带来的征服注定无法长久,就如同安南、缅甸一样,空耗国力和将士生命,却落得一场空。由此可见,不管是安南还是缅甸,本来都不该任其脱离,军事既然已经打赢,就不应该从政治上再失去。对明宣宗个人来说,放弃交趾虽然有其理由,但也正反映出明朝在西南政策的失败。结语如果再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失去越南对中国的影响更是无比巨大,中国永远失去了中南半岛这个出海口。不过,古人所处时代有其局限性,要以今天的眼光来苛求他们,确实也是勉为其难。军事只是政治的延续,大明的西南经略归于失败的原因,归于政治上而不是军事上。朱棣和朱祁镇都获得了军事的胜利,却没能用政治手段合理治理,使得安南和缅甸都脱离了中原王朝,后世的朱瞻基和朱翊钧,也只是为祖宗们买单而已。一步错,步步错,朱棣以后的皇帝们没能修正成祖的政策,错误同样不小。安南乃至缅甸的脱离,是明朝多任皇帝共同“努力”的结果,让哪一位皇帝单独来背这个锅,都不合适。话说回来,安南的情况其实和云南有些类似,如果参照沐氏永镇云南的做法,将威震安南的张辅留在当地镇守,结局又会如何呢?这倒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小院大话明清系列,感兴趣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