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湘赣三省四地探索建立北江中上游公益诉讼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张文通讯员李方静刘萍吕彦璋3月29日记者从韶关市采访获悉,北江中上游流域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近年来时有发生,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逐渐增多。年以来,韶关市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与相邻省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跨区域协作机制,努力解决北江中上游流域“上下游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的跨区域检察监督难题。据了解,浈江起源于江西赣州信丰县,武江发端于湖南郴州临武县,两江在韶关城区汇合成为北江,浩浩汤汤,经清远南下,与西江相通而入海。作为珠江流域第二大水系,北江的生态环境好坏不仅涉及粤湘赣三省,更直接影响珠江流域。由于河流环境损害具有流动性、生态修复具有系统性,要对北江中上游流域进行全方位保护,迫切需要检察机关加大跨区域协作力度。年以来,韶关市人民检察院与清远和江西赣州、湖南郴州检察机关共同签订《关于建立北江中上游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努力破解北江中上游流域跨区域检察监督难题。记者采访获悉,在韶关的积极推动下,四地检察机关按照“方便沟通、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通过组建联络团队,在做好日常信息交换、沟通联系、案件通报、发布信息等工作的基础上,及时互通四地北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案件进展情况,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问题的预测预警。协作机制建立以来,四地检察机关累计召开联席会议5次,进行信息沟通42次,就解决污染防治、水源地保护、边界管辖衔接等问题进行沟通协商,实现了对北江流域环境资源保护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过去一年,四地检察机关通过不定期联合本地生态环境、水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相关行政部门,集中排查向北江中上游流域水体排放、倾倒未处理或未达标的废水废物、非法盗采河沙等破坏北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的行为,并根据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管辖有关规定,及时将跨区域案件线索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并通报,有效提升了检察监督质量和效率。四地检察机关还建立了类案统一尺度机制和重大个案协作机制,对于发生在北江及源头流域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类案,四地检察机关统一立案标准、诉前建议内容、起诉条件等处理尺度,确保从源头系统协调解决问题,对于跨区域、重大、复杂、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67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