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远韵散文诗组章

温阜敏(知名诗人、作家)

1.艾香禾坪龙船歌

嘶哑的嗓子呼应,浈江河流来了龙船歌,苍凉的号子吆喝起,一领众和,慷慨激昂,龙船便从大河游上陆地巷陌田畴。带着湿漉漉水汽的歌声连绵,沿着梅关古道的青麻石,飘过珠玑古巷的林林旗幡,带来妃子与南下移民的传说。然后扶摇着高高的三影塔,催起“双龙舞双狮”,千年祈愿,歌舞升平。

很多儿时的记忆,就定格在端阳的禾坪,禾坪上游茅船,赏茶灯,唱龙船,爷爷领唱,众人帮腔。激昂的调子箭入艾香的夜空。那时,那些南渡以来的家族史,那些客乡筚路蓝缕重建家园的故事,都复活在七言四句里,都泛起在七个曲调中。然后,后生的眼眸闪烁着泪花,乡愁的情怀随雄州龙船起伏,不息载远。

2.月光光照亮的月姐歌

月光光,照地堂,照亮拜月的佳丽倩影曈曈,翘檐的祠堂顿时被呢喃歌声擦拭得铮亮铮亮。石塘堆花酒香,清冽了村姑乡女及其妇人嫲的歌喉,醉倒淳朴的客家山乡。

客家话语的小合唱款款,送来蟾宫的桂枝、嫦娥的清舞,送来丹霞的月色清辉,锦江的碧波荡漾,。阳元石飘下的桂叶,旋转着落入天井,抵达拜月的仪式。如今,月姐歌唱起,老奶奶们找到了冰清玉洁的童年,重归有禾杆酒糟味的中秋。

哦,如水月光光的地堂里,石塘有女初长成,也随阿婆学月歌。

三.缭绕九峰的唱花鼓

来自临武高山上的武溪浪花,一路飞溅,滋润两岸山花,也把湘南的余韵流入岭南,给九峰送来歌舞的调子戏。年的“唱花鼓”,调胡、花鼓、堂锣、饶钹、唢呐,曲调声声节奏明快,小、笑、活、“丑”,活灵活现幽默诙谐,野采茶从田间地头疯长,长成大雅之堂的粤北花鼓戏。

我幸会倾听时,天高云淡,黄花遍地,花鼓腔与峰峦缭绕,翔云野鹤舞蓝天,花鼓灯挂满高枝树梢,戏腔里,万亩田畴翻稻浪,鱼跃碧波虾满塘。小戏唱丰年,瓜果如串串音符缀满山岗,乡亲票友亮嗓如莺,曲调板式像模像样,尽情讴歌乐水昌山。

四.八泉涌出的客家山歌

“啊呀哩……”八泉涌八水,源远流长,万丛茶竹荡漾出客家山歌,乡音唱起,柔比黄鹂,民间翰墨山歌载,淡妆浓抹总是情。

喜怒哀乐在歌中,阿哥阿妹对唱来。千叠群山,百转水脉,唱得蔗林越茂盛,唱得三华果累累,唱得兰花满地开,唱得富民逐梦来。

那些客家话的寓意双关、修辞象征,都与新时代幸福有关。山歌里,浮现薄暮山村,屋舍崭新,道路俨然,小公园般花团锦簇。

“啊呀哩……”一只斑鸠调依然,深情传唱田野的向往——“溜朵!”

五.瑶山鼓声

咚咚咚,咚咚咚……莽莽瑶山鼓响,是大山强劲的心跳。

长鼓声唤醒岭南第一峰,白鹭优雅地掠过,山鹿飞跃山涧,石坑崆傲娇地俯瞰南粤群山。木鼓声揭开南水湖的幕紗,一颗蓝宝石闪耀着迷人的光泽,碧波荡漾的湖水魔幻般铺展映日锦缎。伴随鼓声,一切生机都沿着温煦的和风走向红火的季节。

阿贵在鼓声里驾车运输,致富的山路越走越宽。莎瑶妹鼓声里开启网络直播,山货电商购销越转越快。刀耕火种已是遥远的传说,瑶绣绣的已是振兴的寨子。鼓声似乎越来越远离原初的苍凉与剽悍,越来越多的瑶鼓,或挂在旅游木屋,或敲响在民俗表演晚会。

只是,每当瑶山鼓响,我总能看到夜晚的篝火,白昼的山鹰,还有那十月朝的耍歌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60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