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之力赋能百千万工程,北江引水工程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已成为广东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广州水投集团紧扣省、市“百千万工程”的工作部署,将供水、排水、净水服务延伸至镇街村一级,构筑水足、水好、水美、水善的水资源格局,为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小型清疏设备填补城中村机械化清疏作业空白
水足:优化水资源配置,为新兴区域“解渴”
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供水先行。在广州北部的花都区、白云区以及白云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随着新农业、新经济、新产业密集布局,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由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广州水投花都自来水公司联合建设的北江引水工程,历经5年工期,即将在年全线竣工,为这些新兴区域解决“水饥渴”问题。这个大型水资源配置工程,包括位于清远市清城区的取水泵站、跨越清远广州两市的26公里输水管线、位于花都区狮岭镇集贤村的花都水厂及配套散水管网等设施,远期(年)最大取水规模万立方米/天,总供水规模万立方米/天。据广州水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北江引水工程建成后,预计对花都区供水40万立方米/天,剩余60%水量作为广州中心城区应急备用和战略储备水源,将对广州北部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发展等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清远北江水资源利用率。
在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的黄埔区,正在推动8个产业集群从百亿级向千亿级跃升。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高城市供水韧性,保障产业布局重点区域和镇、村用水,广州水投广州自来水公司不断优化“厂站网联动”布局。南洲水厂将进一步扩容,同时沿临江大道建设DN供水主干管,将南洲水厂新增产能部分水量向东部地区输送;建设北部水厂二期工程,配套建设南线输配水主干管工程和大金钟加压站,将北部水厂新增产能水量调往天河区,置换出部分水量供往黄埔区;开展穗云水厂扩容改造工程,保障中新知识城片区用水需求;开展黄埔加压站和双岗加压站改造工作,谋划沧联加压站建设,建成后将满足沧联社区旧改用水需求,以及沧联工业园未来的发展需要。
北江引水工程输水管隧洞施工的TBM机
水好:构建农村供水体系打造惠泽一方优质水
“百千万工程”,瞄准的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服务的是乡村全面振兴,保障村镇级饮水安全是重要内容。
白云区北部,年以前,个村中,87个村接驳市政自来水,29个村使用混合水源,更有2个村使用山泉水或地下水独立水源。
“以前我们经常停水,需要夜晚起来抽水储水,当天忘记就影响第二天的日常生活,现在改水后,完全不用担心,水龙头随时打开都有水用。”一位太和镇村民回忆起以前的用水经历,感慨万分。
为落实全市“供水一张网”工作部署,广州自来水公司从年10月起,逐步接管太和、民安、竹料、钟落潭、人和等5家镇属供水企业的生产运营,统筹开展管网运维和抢修工作,客服统一接入广州供水热线服务平台受理,自年2月起,公司已经对5家镇属供水企业的终端用户实施直接抄表收费,至此白云区供水全面实现“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要求。“原来我们是由村统一收费,需要交漏损分摊,每一吨水5块多,现在改水后,直接由广州自来水公司抄表,每吨水的水费1.98元、污水处理费0.95元,加起来一吨水不到3块钱。”有村民表示,除了用水成本降低,现在缴交费用和查账也更方便了。
水美:告别黑、臭、脏绿美环境惠村民
让村镇环境绿起来、美起来、净起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村镇,也是“百千万工程”的核心任务。
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秀水村,是有着4.2平方公里的城中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融合住宅、商业和工业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区域。由于历史原因,村里管网布局混乱,排水管道管径小、埋深较浅,雨污水管破损渗漏等问题突出,一下雨村民就怨声载道。
广州水投排水公司北区运营分公司运营调度部片长周树彬,是随着公司推进城中村排水管网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步伐而成为镇秀水村的排水网格员。每天,他携带“管养通”移动设备,摸查每一条排水管道的现状并登记在册,有时则开着排水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能源小型清疏设备,在逼仄的横街窄巷中清疏堵塞的管道。
“以前落雨天,整条村很多地方就会有污水冒出来,既不卫生,出行也不方便。自从他们这些‘广排卫士’来了以后,下雨天不水浸,晴天也干干爽爽,环境好多了!”村民兰姨说起周树彬和他的团队就赞不绝口。
据悉,截至年底,广州水投集团累计管理排水管网多公里,其中涉及城中村管网约公里。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通讯员危骏铭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