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名山飞霞山和飞来峡枢纽
本文出自黄智华所著《岭南形胜行》一书(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者:黄智华
南粤名山飞霞山和飞来峡枢纽
广东飞霞山风景区俗称飞来峡风景区,西离清远市区20多公里,两岸有七十二峰。飞霞山风景区由飞来峡大坝、飞来寺、飞来岛、飞来湖、飞霞古洞、藏霞古洞、锦霞禅院等众多景点组成。飞霞山自然风光秀丽,古木参天,古迹遍布,以古、奇、美独具风格,是广东八大名山之一。唐代的张九龄、韩愈,以及宋朝的苏东坡、明代的海瑞、清代的袁牧等,众多文人墨客都曾慕名而来。
飞来寺位于飞霞山下游数公里的北江河畔,靠近飞来峡出口处,临江倚山而立,其始建于公元年,是岭南三大古寺之一。相传它从安徽舒州飞来此地,故名。寺院后山有九级飞瀑、东坡亭和道教第十九福地遗址。
飞霞古洞是全国为数不多、岭南地区最大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场所,为飞霞古洞道观、藏霞古洞、锦霞禅院、孔圣庙等的统称。
孔圣庙坐落在洞口广场,由牌坊、孔圣殿、名贤殿、碑廊和陈列馆组成。孔圣庙内屏风上刻有孔子《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段话描述了孔子的理想世界。没有彼此、人我、是非之分别,人人自由,人人平等,人人和睦相处,丰衣足食,没有战争,天下太平,这是大同世界,这就是人间“大道”。
密林深处,与孔圣庙相邻的是藏霞古洞,此处被誉为“金龟背上有形迹,仙鹤回头两相抱”的圣地。藏霞古洞建于清同治三年(公元年),据说天空中的云霞飘到这里便很少流动,且经久不散,故得名。这里过去是道士潜修之地,素有“名山洞府”“幽谷藏珍”之称。
藏霞古洞山峰,有一崖石仿佛隐现达摩像,这是飞霞山灵韵之处。
飞来峡是北江三峡之一,古称清远峡、中宿峡或禺峡,是北江水道的重要津口,为北江中下游的分界点,全长9公里。飞来峡一带有“风光誉南国,古迹遍峡山”之誉。
在这条古津要道上,频繁的洪水灾害,是两岸尤其是下游的心腹之患。宋代至明代年间,这里开始建有防御洪潮的堤防。现今这里于崇山峻岭之中,舒展着万顷碧波的高峡水库平湖,与雄伟的拦河坝、发电厂、变电站、发电厂房和过船闸,交织成一幅恢宏壮丽的画卷,这是广东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水利工程飞来峡水利枢纽。
飞来峡枢纽与北江大堤联合组成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水库可以起到滞洪调峰作用,使北江大堤可防御年一遇的洪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