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历史英德革命事迹六

革命事迹

九龙起义与金造保卫战

年8月,连江支队第一团经英德黎溪、清平、黄寨、黄花、蕉冈等乡挺进连阳后,为配合支持连江支队第二团挺进连阳,英清边特派员谢鸿照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和英西地区南部的敌我态势,决定在黄寨乡九龙举行武装起义,组建人民武装。为此,请调受党组织派遣在香港达德学院读书的罗发返回九龙协助开展起义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做好其父罗佛金的统战工作,争取他武装起义;筹集武器弹药,组织基本队伍。

年1月9日,粤桂湘边区工委书记、粤桂湘边区人民解放军指挥员兼政委梁嘉率边区直属第一团(东风团)、第二团(北风团)共多人从清远县到达英德清平乡,与连江支队第二团会师。为贯彻香港分局的粤桂湘边区工委“应着重小北江连县一带及清远、英德等铁道边工作.......”等一系列指示,粤桂湘边区工委在观音水大夫田村举行边区工委扩大会议(大夫田会议)。会议确定当前的任务是迎接与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广东。工作的总方针是积极展开军事行动,发动春季攻势,打击地方反动势力。同意在九龙举行武装起义,并派参谋处主任林锋、周流协助武装起义的实施,从指挥部和边区直属第一团抽调唐凌鹰、冯开平、丁八、焦曙、杨钜、区伯祥、廖火、伍初、林申,从连江支队第四团抽调吴畏、李飞、罗成、朱长,安排在九龙地区活动的郭坚、罗星、鲁焰、冯蕴、陈传钰和原东江支队西北支队复员人员共20多人加强起义队伍的领导和军事力量。

14日晚,罗佛金按起义计划率所属联防大队80余人,携机枪3挺、长短枪百余支从浛洸回到黄乡金造村。为扩大部队军威,壮大起义声势,保证九龙武装起义的顺利进行,15日晚,在梁嘉指挥下,边区独立团(大夫田会议后成立,前身为边区直属第一团)力强队和飞鹰队一部突袭梁猛熊老巢黄花乡乌坭坑村,推毁黄花乡公所;连江支队第二团(大夫田会议后,边区直属第二团并入)远道奔袭清远县坝仔乡雷公冲反动据点、黄寨乡太平水村反动据点,和平进入九龙圩,占据黄寨乡公所、警察所。3个地方作战毙敌63人,俘英德县参议员、九龙区分部书记王昌平,黄寨乡警察所巡官罗润金,黄赛乡副乡长许学德,反动头子许开明等45人,缴机枪3挺、白朗林轻机枪1挺、长短枪54支、子弹万余发以及物资一批,打开粮仓,把粮食分给老百姓。

16日,在金造村召开群众大会宣布九龙武装起义,边区人民解放军抽调的骨干等和起义部队整编成立英(徳)清(远)阳(山)边人民解放大队(代号太阳队,以下简称英清阳边大队),大队长罗发,政委谢鸿照。

九龙武装起义和乌坭坑、雷公冲、太平水战斗的胜利,是粤桂湘边区人民解放军春季攻势的一次大胜利。它沉重地打击了地方反动势力,使连江流域连成一片,对开辟连江流域的武装斗争和连江支队乃至粤桂湘边区人民解放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连江支队第二团北挺连阳创造了有利条件。

25日,连江支队第二团冒雨从英德西牛出发,直人入张陂,经河排水、横朗、川龙,过大头坑、朗子坑,于30日晩到达连江南岸的中步渡口,冒着咆哮的江水,乘船北渡连江,在石角庙上岸后直奔蕉冈乡田心洞,与李冲率领的英阳乳曲人民反蒋抗征队会合。

九龙武装起义震惊了国民党反动当局。26日,驻浛洸的省保安第十七团从连江北岸进入南岸的西牛,准备“清剿”九龙。2月5日,英清边大队在黎溪乡旱埂与敌遭遇,打退敌人的多次冲锋,毙伤敌10余人,其中击毙敌中、小队长各1人。下午,部队撤出战斗。在掩护数百群众转移中,文化教员吴新、班长丘方、副班长张房,战士李平、张灿、胡陈金6人牺牲。

为巩固九龙武装起义成果,边区独立团加强外线作战活动,牵制和分散敌兵力。1月29日(大年初一),边区独立团奔袭位于英清边区交通要道的黄寨乡太平水村反动据点。晚10时许,在进攻受阻的情况下改用火攻,地堡群变成一片火海,大火一直烧至翌日下午5时许,梁关源及以下反动分子全部葬身火海。边区独立团赖秀牺牲,伤1人。扫除太平水反动据点后,边区独立团向西牛方向活动,继续牵制和分散敌兵力;英清阳边大队以金造村为大本营,一面发动群众,组织民兵,一面训练队伍,提高战斗力,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九龙武装起义后,英德代县长周文浩大为恐慌,频频向上告急搬兵,在省保安第十七团受英清边大队牵制未能“进剿”的情况下亲自出马纠集地方反动武装“进剿”金造村。

2月13日,周文浩纠集地方反动武装余人进犯金造村,敌人从牛岗栋直上制高点狮头岭,迫近金造村前面的制高点庙角山。驻守庙角山的罗扬林、罗德才、罗北进、罗朗胜、罗德水、罗贵林、罗朗金、罗德明8名民兵,打退敌人几次进攻。下午,驻守连塘下村的英清阳边大队派小队长廖火率机枪班增援,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毙伤敌20余人。在西牛一带活动的边区独立团,闻讯后立即驰援,深夜到达牛岗栋,由飞鹰队、力强队各组织1支突击队,分两路登上狮头岭,突然出现在敌阵地后方,从左右两侧打击敌人。敌人惊慌失措,连滚带爬撤出阵地逃回县城。是役,毙敌多人,俘敌5人,缴机枪2挺,步枪10余支。恼羞成怒的梁猛熊败退时将九龙圩洗劫一空,并火烧九龙圩几十间店铺、民宅。

打退敌人的进攻后,金造村军民欢庆胜利,群众杀猪宰牛慰问子弟兵。为防备敌人的再次进犯,金造村及附近的村庄,迅速行动起来。在金造村后山挖了齐胸深的环山战壕,战壕外布满浸过牛尿的竹钉;在庙角山山顶,修了个大松木做支架、以草皮覆盖的地堡,地堡外是纵横交错的战壕,战壕外是木栅栏,木栅栏外布满竹钉;苏坑、竹园子、独石寨、桐油坪、营下、新寨等村庄也分别构筑防御工事。

18日,国民党北江行署派出的省保安第十七团第二营伙同英德县政警第一、第二中队,梁猛熊、陈成英、张观带(县自卫总队第二大队长)等反动武装约千余人,在周文浩指挥下,再次进犯金造村。敌人在第5次进攻被打退后,打着白旗要求收尸。部队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同意敌人这一要求,并利用这个良机向敌人喊话,展开攻心战。敌人收完尸后,继续向庙角山密集射击,但子弾大多打向阵地上空。下午,庙角山上的部队和民兵组织反攻,一路以突击队正面打击敌人,一路由周锡率飞队从右侧插向敌后,前后夹击,敌人乱成一团,仓皇撤退。是役,毙敌17入,伤80余人。边区独立团谭庆、植平和英清阳边大队罗亚炳牺性,军民负伤数十人。

敌人两次攻不下金造村,恼羞成怒,国民党省政府出动在准海战役中战败南逃的胡琏兵团第一五三师第四七三团,配备钢炮、八二炮、六O炮多门,纠合英德、清远两县地方反动武装,共余人,于3月5日第三次进犯金造村。是日晨,在第一五三师师长指挥下,敌百余人围攻独石寨村,近人(后增至余人)围攻苏坑村,四七三团主力进攻庙角山,其余兵力作为第二梯队从东西北三面对金造村形成包围之势。上午8时许,敌向庙角山和金造村发射数百发炮弹后,在轻重机枪火力掩抑下,数百敌人扑向庙角山。守卫在庙角山的军民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沉着应战,待敌人靠近时集中火力杀伤,打退多次进攻。敌人正面进攻庙角山没有得逞,寄希望于攻下独石寨,从背后威胁金造村。上午10时许,百余敌人在大炮轰击后,疯狂扑向独石寨。防守独石寨的10多名战士和民兵凭借有利地形,顽强坚守阵地,使敌人无法前进,减少了金造村的后顾之优。在苏坑一线,80多名战士和民兵借着石山、石洞和居高临下的地形,狙击敌人前进。群众同仇敌饩,不顾危险,到前线抢运和护理伤员,送饭送水,抢修工事,巡逻放哨,积极支持和配合部队和民兵作战。下年,庙角山的部队组织突击队偷袭占据制高点师头岭的敌人,被敌人发觉未能成功。此后,敌我相持。晚上,敌人向庙角山上空发射照明弾,庙角山上空如同白昼,敌人随即从三个方向疯狂扑向庙角山,并派小分队摸上庙角山北侧,企图断我退路。坚守庙角山的部队和民兵击退敌人的正面进攻,并挫败敌人的包抄阴谋。夜战中,双方处于焦灼状态。

鉴于敌我力量悬殊,边区人民解放军指挥部決定撤出战斗,跳出包围圈,留下武工队在九龙地区坚持斗争。命令下达后,部队迅速派出小分队迷惑敌人,组织群众坚壁清野。是日晚上,由飞鹰队担任前卫,力强队居中护送,英清阳边大队殿后掩护,干余群众扶老携幼有序向西南方向的太平水、清平乡、黎溪乡和清远县鱼咀乡一带转移。英清边大队大洞武工队动员清平乡民兵、农会协助金造等地群众转移,帮助安顿生活。

6日上午9时许,敌人对庙角山一轮炮击后,见庙角山没有动静后进入金造村。丧尽天良的敌人对金造村以及苏坑、新寨、独石寨、华石水、竹园仔、园石下、梅坑、桐油坪等村,实行修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并搜捕在附近山上隐蔽和未来得及转移的群众。英清两县地方反动武装进占金造村一带时间长达1个多月,其间,在黄寨乡、清平乡、黎溪乡一带烧杀抢掠。

金造等地群众安全转移后,粤桂湘边区工委军委率边区独立团、英清阳边大队主力共余人,回师广宁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6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