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韶关英德洪水过去,一定要去走一走这条古

文编辑/踩到月亮的影子了(旅行与茶)

英德和韶关是广东客家绿茶和英德红茶的主要生产地,这段时间的龙舟雨使洪水上涨,从新闻里可知,现在水位处于危险阶段。由于这个新闻,想起这条水路上的古茶道运输路线,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水路和茶叶的历史。以及现存全国最完整的古驿道。

新闻图片

网状的水路

从茶叶运输历史上看,英德韶关以及连州地区的水路是以前茶叶运输的主要水道。几条江流行形成的网状,最后汇集到珠江三角州注入大海。

珠江是全国第三长的河流,第二大流量的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的水路[这里经流过珠江三角洲江门地区形成特殊的咸淡水交替和肥沃冲积地,就是广东江门新会陈皮和小青柑茶的主要生产地],现在珠江广义上是各条江流包括(西江、北江、东江、珠江三角洲等)的总称。而位于韶关和英德地区则是北江所在,北江是由两条江汇集,一是通往湖南的武江,二是通往江西的浈江。

两江汇入北江

历史:茶叶运输的重要性

在英国人罗伯特福琼所著的书《两访中国茶乡》中,有关茶叶运输的详细记载,当时只有广州可以作为出口港口,所有的茶叶都要先运输到广州,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的茶叶,一般通过两条路,一是走海路到广州,一是走水路加陆路到广州,水路则从当时江西上饶铅山河口的信江(信江边着浙江和福建武夷),就顺着江西南昌、赣州翻过大梅岭进入广东,再顺着水路到广州港口,途中要不停转水路和山路。有水路必走水路,水路更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南雄和梅关古道

从江西到广州的一路上,梅关古道目前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驿道,路有铺着鹅卵石,一路上也有很多梅树,树木葱郁,历史也悠久,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的名区,很适合徒步。这次洪水过后,顺着珠江,往北一直向上,可以梅关古道,去走走这一条既有厚重历史又非常重要的水路和山野古道。

南岭第一关

古茶道路线

古茶道:从江西上饶铅山县河口镇—南昌—赣州—翻越大梅岭—进入广东南雄(也就是梅岭古道、梅关古道)—浈江—北江—珠江—广州港口

低档茶(左)和高档茶(右)搬茶工旅行需要一些感性的方式,和朋友们分享旅行的故事,也因为爱茶分享一些相关茶叶的知识,文章均为原创,如无授权,请勿转载。如果你喜欢,可以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6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