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乡村振兴成果顺德百村行活动走

连片的农田保护区、格子化的鱼塘、笔直的江义大道……在“中国最美乡村”勒流街道江义村,不仅有美如画的乡村风貌,还有党群活动中心、影剧院等文化设施,让人流连忘返。9月27日上午,由珠江商报社举办的“顺德百村行探索新水乡之美——顺德区村居深度文化体验之旅系列活动”继续启程,20多人组成的体验团走进江义村,近距离感受乡村之美,体验乡村振兴建设成果。

聆听村史了解最美乡村的发展脉络

江义村,位于顺德区勒流街道北部,是岭南“桑基鱼塘”的典型代表,年获“中国最美村镇·循环发展奖”荣誉。一个平凡的小乡村如何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乡村?为探寻其中的答案,体验团第一站来到了江义村史馆,了解江义村的发展脉络。

9月28日,顺德百村行走进勒流街道江义村,体验团团员正在江义村史馆内参观。

在村史馆内,江义村的村落变迁、宗族源流、经济史、最新规划等都一一进行了展示。体验团的红姐看到村史馆内展示的几件刺绣上衣十分感慨。她说:“我年轻的时候也做过这样的刺绣,虽然工序十分复杂、做起来很辛苦,但非常自豪能通过自己的双手挣钱贴补家用。通过展览,可以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当时的历史。”

9月28日,顺德百村行走进勒流街道江义村,体验团团员正在江义村史馆内参观。

江义村史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村史展览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江义、爱上江义,延续历史发展的脉络。“江义人重视可持续发展,走上了一条自然、人文、经济和谐发展的道路,成为中国乡村的典范,值得铭记和传承。”

据了解,从年开始,江义村就根据整体规划要求,结合村内实际情况,定下了三大功能分区的规划布局,即工业区、农田保护区和居民住宅区。通过合理布局,江义村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其中,在年,江义村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进农业园区基塘整治,整治面积超过亩。当时,江义村开挖11公里长的河涌引入北江水源,连接原有的村内河涌,形成一个“六水四基”、流水不腐的良好生态网络,以及“鱼塘格子化、灌溉自流化、道路硬底化、塘头电气化”的生态农业格局。

参观瓷画展感受乡村文化软实力

“哇,太美了!”一走进江义红基石党群活动中心的瓷画展览厅,体验团的团员就被鲜艳夺目的瓷画所吸引。这些瓷绘艺术作品在成品陶瓷的釉面上绘画,经过高温烧制而成,主题多种多样。

■■■■■

实际上,除了瓷画,江义村的村民还可以享受到更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江义红基石党群活动中心里设有长者活动中心、自助图书馆、书画室、社工之家、志愿者服务站、舞蹈室、“社区厨房”、江义瓷画培训班等一系列功能室,满足村内不同群体日常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的需求。加固改造后的江义影剧院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后,影剧院从原来单一功能改变为多功能文体娱乐场馆,内设羽毛球场、乒乓球桌、健身舞舞台等,每晚免费开放。

除此之外,江义村还十分重视社会福利建设,早在年就成立了全区首个村级长者福利基金。从年4月起,江义村对年满55周岁的村民每人每月可以发放元长者福利金。同时,江义村还建立了大学生助学、奖教奖学制度,住院医疗补贴制度,让广大村民享受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据了解,江义村将大胆探索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方向,继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加强文化阵地的搭建,提升村内文化软实力。同时,从美丽村向美丽田园延伸,扩展美丽的内涵,进而带动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为江义再造一个产业,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珠江商报

文/珠江商报记者余娜

图/珠江商报记者林安迪

编辑:陈晓莉

校对:王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35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