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村落里的水利工程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站在河岸边,背后是参天古树,即使艳阳高照,仍然感到阴凉。眼前水面平静,风起时偶有波纹,耳边除了鸟鸣声,还有来往游人的话语声。
这里是广东佛山顺德区龙江镇左滩村与右滩村之间的甘竹滩,珠江西江下游通向北江的一条支流入口,曾是广州经顺德通往江门、肇庆等粤西地区的重要航道之一。
眼前的宁静美好古已有之,昔日的它“滩石奇耸,声如雷霆,江水、海潮互为吞吐”。清朝时,顺德县文人评定县里八景,“甘滩雪涛”就名列其中。但它也因为险,曾被称作鬼门关,“船过要沉,艇过要翻,鹩哥飞过要兜弯”。
堤围、珠江与草地本文图均为叶克飞摄年1月1日,当时的顺德县开启兴建甘竹滩洪潮发电站的工程,工程口号是“誓把吃人滩变成幸福滩”。落成后的甘竹滩发电站,兼发电、防洪等作用于一体,被誉为上世纪70年代广东最优秀的工程之一。因西江上游兴建水电站,水量减少,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在年完成了历史使命。如今的甘竹滩发电站已然迎来新的身份——景点。它是甘竹滩博物馆区的核心部分,如公园一般可漫步其间。在它身后是多个主题展示馆——甘竹滩洪潮发电站与中心沟围垦两大水利工程的历史展馆、桑园围历史展馆、龙江甘竹艺术展馆和龙江历史文化展览馆等。
一个“年迈”的水电站,就这样重生。它所记录的一段段历史也因此不被湮灭,成为可供纪念的荣光。而始建于北宋、曾经在千百年间滋养一代代人的桑园围,更是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广东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和中心沟围垦:艰难的工程
驾车进入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园区,眼前是一座座土黄色的老建筑,不少正在修缮中,还有一些自顾自凋零,楼前杂草丛生。有一栋六七十年代的苏式风格两层住宅楼,顶端却是南粤式灰瓦斜顶,院落里长满树木,枝蔓沿建筑墙身爬上房顶。这些目前荒废的老建筑,都会是下一步的改造目标,就像眼前一个个展馆那样。
甘竹滩发电站的旧建筑从年开始,龙江镇开始对发电站园区进行活化,逐步打造为博物馆区。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便是水利工程与其展馆。在展馆中,一幅幅旧时档案、照片,一个个老物件,展示着工程初期的艰辛。当年的顺德,可谓举一县之力,投入到这耗时3年零4个月的工程中。
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资匮乏,流通也不易。顺德人想了无数办法,才筹措好所需材料。馆中资料记载,当时为了解决工程钢材需求,顺德县政府用两三辆卡车的顺德水乡鲜鱼,在韶关钢铁厂换来一批钢材。
船闸本应以生铁铸造,但因为物资短缺,最终改用“钢筋混凝土+树枝”。为避免渗水,施工人员还去理发店收集头发,利用头发的韧性,开发出“水泥+头发”的土法防水材料。
就是在这种艰难条件下,占地4.6万平方米的甘竹滩电站建设完成,并于年5月1日正式并网发电,解决了当时顺德县70%的用电量。建成后的大坝可防御洪水,并确保广州通往江门、肇庆的水上航线全年通航,还减轻了下游洪涝压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甘竹滩落差仅有1米,因此,甘竹滩发电站也是中国第一座低水头发电站。在当年,利用如此之小的落差发电,在国内没有任何先例。工程人员经过历时半年的反复试验,设计出装配“菊花型”车叶的单向贯流式水轮机,终于完成任务。
从展馆走出来,旁边就是当年修建的大坝。桥头处是对称的椭圆形建筑,桥道通往对岸。经历过三十多年沧桑,电站建筑和设施已经显得陈旧。只有一米多宽的坝桥由水泥铺就,偶有摩托车和自行车驶过,发出一阵阵摩擦异响。当然,更多的还是游人。他们来往于窄窄的坝桥上,旁边是高耸的粗粝坝体。
坝桥尽管经历数十年沧桑,坝体依然坚固。当时的没有搅拌设备,眼前的混凝土都是由人手搅拌出来。坝桥旁的黄色不规则建筑是旧时电站,透过一格格窗户,依稀还能见到内部。在坝体的尽头是一层层的高耸过道,旧时工人可以沿阶梯走上通道,进行各种作业。尽管已经停产,但旧时的钢索、吊轮等依然保存完好,在粗粝的混凝土石柱间延伸。
发电站的旧阶梯
旧设施并未生锈从坝桥、电站到船闸,从大的发电机组、铣床、水轮机三米叶片到小小螺丝钉,甘竹滩发电站的一切都是顺德制造。在那个资源匮乏、技术落后的时代,顺德人从设计到施工,从制造设备到安装,实现了全程自主。桑园围:九百年古老智慧的结晶
站在坝桥上,眼前的甘竹溪一派平静。若是沿着坝桥一路前行,便可进入长堤范围。长堤与江水之间是平缓的草坡,坡上散落着一头头牛。长堤的另一侧则是一块块鱼塘,若在空中望下来,一格格如同蜂巢。
这便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的一部分。所谓桑园围,是指位于佛山南海区与顺德区,由北江和西江大堤合围而成的区域性水利工程,因曾种植大片桑树而得名。
别小看了眼前这星罗棋布的鱼塘和看似平缓的长堤,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南海县志》记载,桑园围始建于宋徽宗年间(公元—年)。此后多年里,它围垦灌溉,合围防洪,推动了农业和水利发展。年,桑园围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广东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桑园围堤围上望珠江在甘竹滩电站的博物馆区里,桑园围与龙江水利历史展示馆占据了重要位置。在全长68.85公里的桑园围中,龙江镇这一段足足占据了三分之一之多。由泥沙长期冲积而成的珠三角平原因向海倾斜,不受潮水影响,却难逃洪水侵袭。龙江地处西江和北江下游,地势本就低洼,加上全年雨量充沛,因此历史上频遭水患。
宋朝时期,龙江与周边村镇一起,利用原有塘基和江边山丘修筑成围,形成了桑基鱼塘的基水地貌。从此,沧海变成良田,“桑基鱼塘”的科学农耕方式也成为珠三角人重要的生存方式,形成了塘基种桑、塘内养鱼、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和塘泥栽桑的一整套循环体系。
17世纪,桑园围已形成“围堤、河涌水系、窦闸工程体系完备,防洪、挡潮、灌溉、排水、水运等功能齐全的基围灌排工程体系”。到了清代嘉庆年间,桑园围已是“近省第一沃壤”。
同时,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桑蚕经济也开启国际化。龙江因水路运输的便利而成为重要航运点,一艘艘载满丝绸的船只沿西江而下直抵澳门,进而向海外进发。
乾隆年间桑园围全图馆中悬挂的一幅乾隆年间桑园围全图,可以见到各堡各村修建的堤围,它们大小不一,错综复杂,展示了民间力量。但这样的堤围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因为各大宗族各自为政,导致堤围大小不一,而且工程质量参差,导致防洪能力未如预期。年,乡人温汝适针对这一局面,牵头倡议通修桑园围,成立桑园围总局,并编修《桑园围志》。这项工程开始摆脱私人家族的兴致,成为整体的区域性水利工程,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同时,桑园围也成为民族经济的重要基础。正是因为高效的桑基鱼塘循环系统和由此衍生的成熟桑蚕经济,为佛山一带提供了雄厚的资本积累和产业发展基础。晚清民初时期,佛山纺织业十分兴旺,成为近现代民族经济的先行领域。年,仅仅顺德就拥有间蒸汽缫丝厂。当时,桑园围沿线农村遍布各种丝厂与作坊,形成了完整的经济链。
左滩与右滩:旧日繁华商埠,今日新农村
沿着甘竹滩电站周围的道路晃悠,总能走到两侧村落。它们的名字真是取巧,一个叫左滩,一个叫右滩。
如今走入左滩和右滩村,一派新农村气象。村民兴建的房子都相当豪华,见证着村子的富庶,但生活的改善并没有让村子失去历史。
右滩村最显眼的建筑,是位于村口不远处、始建于明代的黄氏大宗祠。它是万历年间状元黃士俊的家族祠堂,建筑主体古朴敦厚,目前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士俊字亮垣,在万历三十五年(年)的科举中一举夺魁,成为顺德县史上第一位状元。
黄氏大宗祠全景占地达多平方米的黄氏大宗祠,是典型的三门五间三进砖木结构硬山顶式建筑。古朴大门上方最抢眼的便是栋梁上的木雕和砖雕。烫金木雕题材极多,涉及各种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雕工精美。几百年来,黄氏大宗祠保持原貌,且大量保留了旧时石柱与木柱。近年来的修缮也是修旧如旧,基本看不出痕迹。据说村子为了修缮祠堂,依托雄厚财力,大量从海外采购名贵木材。左滩也有祠堂,相比古朴的黄氏大宗祠,左滩最大的吴氏宗祠显得更新。我到访时,村子正准备办喜事,祠堂大门前挂着红灯笼与气球,内部梁柱上都有红绸装饰。祠堂中庭已经搭好临时棚架,按南粤风俗,到当天晚上,祠堂内外就会摆满圆桌置办酒席。
相比祠堂,左滩与右滩的古埠头则显得寂寥。右滩仍有两个大埠头存留,一个是上渡埠头,即“黄俭成堂水埠”,一个是下渡埠头,即“黄垂宽堂水埠”。据说当年黄士俊中状元后荣归,就是由下渡埠头落船。
左滩的埠头更多,北宋时期,甘竹堡在左滩逐渐开设形成,在元明清时期成为顺德县的商业中心。清咸丰年间,左滩堤岸建成了40多个码头,大量货物在此装卸中转。顺德乃至佛山等地生产的生丝与纺织品,从这里销往世界各地。晚清民初,粤海关在这里设置分卡,更是推动了左滩商贸。当时有数百家店铺在此经营,每日来往商船货船无数。
如今,左滩早已不再是商贸重镇,只是顺德这个富庶地区的一个寻常小村落。但与右滩一样,行走其间,总能感受到历史的痕迹。
有一天,我在清晨六点经过左滩村和右滩村,此时的甘竹滩发电站异常宁静,桑园围的堤岸上时有晨跑者经过。宜居的村落,古代与现代的工程,还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在这个清晨以十分和谐的形态呈现在我面前。
直至今天,桑园围仍保障着周边土地的防洪排涝,还承担着6.2万亩农田的灌溉。左滩与右滩的祠堂仍是村民的精神依归,承担着日常祭拜、红白喜事和议事等功能。至于甘竹滩发电站,虽然已经停产,但它所象征的“顺德精神”,仍被视为经济腾飞的动力。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018.html